“這位記者過獎了,寧靜致遠不敢當,淡泊名利嘛,對于名,我確實看得很輕,至于利,嘿嘿,除了環保項目,我們企業做的其他產品,沒有一個不掙錢的,甚至利潤低的項目,都不在我們的考慮范圍之內。”
時間不早了,記者們也沒有更多的問題,大家準備起身告辭,關云天招呼道“各位,眼看就到午飯時間了,我請大家到公司食堂吃工作餐,希望各位賞光。另外,在你們的報道中,請只宣傳事實,盡量少提我的名字。拜托了!”
技術部的王總拿著一摞資料,推開了關云天辦公室的門,“關總,你讓技術部對照查實的相關標準和數據資料,我們已經做完,這是有關安生產標準規范和易燃易爆行業消防要求細則。”王總把資料遞了過去。
“怎么樣,跟咱們企業的現實狀況相差大不大?”關云天接過厚厚的一摞資料。
老王在對面的椅子上坐了下來,“如果按有關標準和規范的要求,企業的現實情況相差太遠了!”
“是嗎?怎么相差那么多?”
“我舉個例子吧,就消防規范而言,廠區內缺少防火墻都是次要的,關鍵是消防安距離,現在廠區內幾乎沒有符合標準要求的!如果按照這上面的要求,現有廠區面積再擴大一倍也不一定夠用。”
“哎喲!如此說來,情況嚴重呀!廠區面積擴大一倍還不夠用,問題是別說擴大一倍,就連擴大一寸都不可能!王總,我就不明白了,消防也好,安生產也罷,還有環境保護,這么多的問題,為啥以前沒有發現?企業建成這么多年了,現在才和盤托出,這也有問題,那也不合格,當初這些監管部門干嘛去了?就說這防火安距離,工廠一旦建成,所有設備的位置就固定了,你讓企業怎么擴大距離?”關云天非常不理解。
老王頻頻點頭,“關總,你的問題也是所有企業的問題,其中的原因嘛,我倒是知道一些。根據我們設計院掌握的情況,十年八年以前,那時的項目設計,只關注生產工藝和設備,不關心安和消防,當時搞技術的,只注重技術本身,對環境保護也不考慮,監管部門到現在才發現問題成堆,屬于監管滯后。”
關云天贊同老王的觀點,“但是,如此多的歷史遺留問題,想在一朝一夕解決,談何容易?而且有些錯誤一旦鑄成,想要改正,絕非易事。就說這消防安距離,在已經建成投產的廠區,怎么擴大距離?除非把現有設備撤除搬走一些,安距離倒是夠了,生產卻停下來了,那還有什么意思?這么多問題一起壓下來,卻苦了企業啊!”
“制定政策的人可能沒有考慮到企業面臨的實際情況。”
“哼!帶著這些問題,改天我去請教那些職能部門,看他們怎么解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