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你怎么來了?”
“我來給你們送送行。”關云天從休息區走了過來。
“關總,你太客氣了!”梁處長道。
老魏打過招呼后去總臺結賬,服務員告訴她,已經有人替他們付過賬單了。
“關總,我們這算公出,單位可以報銷。”
“魏處長,區區小事,何足掛齒,如果你們需要發票,可以讓服務員開給你。”關云天道。
“不不不,我不是這個意思,我是說住宿費我們可以自己解決。”老魏連忙解釋,因為梁處長在場,她不可能既未付錢,又要發票。
三人來到門外,司機已經把車開到迎賓大廳門口,關云天跟兩位處長一一話別,他們上車后,在關車門之前,關云天把三只袋子放進車里,“小小禮物,不成敬意,請收下。”
“關總,這禮物我們不能收。”說著,老魏就要把袋子從車里拿出來。
“已經準備好的東西,你讓我怎么處理?快收下吧,讓人看見不好。”關云天又推了回去。
老魏征求道“梁處長,你說呢。”
老梁見的世面更多,他對這樣的事不以為然,“關總盛情,要不就收下吧。”
魏處長不再往外推,關云天幫著關上車門,司機按了一聲喇叭,轎車駛離酒店。
回到辦公室,關云天琢磨著梁處長昨晚上在酒桌上說的話,一個在他腦子里模糊了半年多的想法,又閃現出來。關云天給葉佳怡和丁祥謙打電話,問他們現在忙不忙,在得到否定答復后,他讓兩位高管來他辦公室議事。
幾分鐘后,葉佳怡和老丁先后達到董事長辦公室,他們分別在兩張單人沙發上坐了下來。
“找你們來沒有什么要緊事,只是想聽聽你們對昨晚老梁的那番高論有什么看法?還是那句話,怎么想的就怎么說,不要有絲毫顧忌。”關云天道。
葉佳怡求學于太平洋對岸的杜克大學,她在哪里生活了好幾年,對新經濟這個概念一點都不陌生,“新經濟這個詞,在我讀書期間就接觸過,按照社會經濟發展規律,當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傳統產業產能過剩,競爭激烈,必然要過渡到新經濟領域。”
“你認為這是一種發展趨勢?”關云天問。
“對,傳統產業大多屬于資金密集、勞動力密集和高度的資源依存性,資金技術這一塊問題不大,當勞動力短缺、資源減少、環境承載能力受限時,傳統產業必然萎縮,新經濟的興起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關云天沒想到葉佳怡對社會發展有如此高的見解,他認為葉佳怡對新經濟的理解遠在那位梁處長之上,一邊聽著葉佳怡的談論,一邊嘀咕,以前怎么沒聽見她就這方面問題吐露一個字?
也難怪,凡有自知之明的人都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本來嘛,葉佳怡作為職業經理人和總經理,她只管執行董事會的決議,至于公司重大決策和發展規劃,那是董事會的事,實際上就是關云天的事,盡管她也是董事會成員,但一般情況下,規劃發展之類的大事,都來自于董事長的提議,董事會成員只參與討論表決。
“在你看來,根據昌
達集團目前的狀況,你認為有沒有必要往新經濟轉型呢?”
“這有點像招聘面試或畢業答辯呀!”葉佳怡打趣道。
“不,咱們這是暢所欲言地討論問題,怎么想就怎么說。”
“這個要具體分析,畢竟昌達集團以傳統產業,也就是傳統經濟起家,這是咱們熟悉的領域,而新經濟又是另外一套模式,兩者雖無天壤之別,但多少總是有些差異。”
“嗯,意思是這樣,你最好說的稍微具體一些。”
“這么說吧,我覺得傳統產業領域,那些行政成本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