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做起,后來到市里發展,總的來說,地產這一塊做的還不錯。但是,現在遇到了發展瓶頸,我們想跳出那個范圍,到省城發展。”
“先說說遇到了什么瓶頸?”
“縣城不用說,地產市場早就達到了飽和,即使華源市,現在也出現了商業用地供應量大幅減少的局面,而且房價漲幅大不如前,昌達地產公司除了正在開發的四宗土地,已經沒有任何土地資源儲備了。”
“嗯,省城畢竟有七八百萬人口,地產市場比較大,你們公司到省城發展,不失為一種積極的經營策略。”魏處長道。
“但是魏處長,我們在省城兩眼一抹黑,對省城的諸如商業用地供應狀況、土地招投標計劃、地產市場容量和開發商之間的競爭狀況等一無所知呀!”關云天無奈地說。
“哎喲,這些情況我也不了解,恐怕幫不上你什么忙。”
“你是管工業經濟的,我知道你對房地產行業不熟悉,今天找你的目的,想請你幫我們物色幾位對這方面比較熟悉的顧問。”
“這個,”老魏想了好半天,在腦子里搜索她所有的朋友和親屬,“這種人還必須是退休在家的,否則沒法為你們工作。”
“那倒未必,魏處長,我們的顧問并非一定要到公司上班,能為我們有關信息,這也叫顧問嘛,我們會根據不同情況付給報酬。”
有了這個前提,魏處長的選擇范圍就大多了,“讓我想想,根據你要了解的信息范圍,恐怕一兩個人無法完全勝任啊!”
“各方面的人選都應該有,因為了解土地資源信息的,不一定了解市場狀況,各方面都物色一個。”關云天道。
“顧問多了,你們付出的薪酬不就多了嗎?能省則省吧。”
“嗨,我們既然想來省城開展業務,大的方面當然要節省,但幾個顧問的薪酬,那是必須花的錢,不用考慮節不節省。”
“好吧,人選馬上就能提出來,不過我要先跟他們溝通,看他們有沒有意愿,如果人家不愿出任顧問,我再考慮別的人選。”
“太好了!魏處長,雖然你不熟悉地產方面的業務,但你是我們的人力資源顧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