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給童博士恰當的報酬,又不至于違反財務制度,關云天跟葉佳怡想出了個兩其美的辦法,他們決定送給童博士一套住房,可以在他所在的城市和省城任意選擇。
這個決定有點出乎童偉的預料,“佳怡,這,這報酬實在太高了,我有點受之有愧啊!”
“你就別客氣了,昌達集團一向尊重知識,尊重人才,你的付出,理所當然應該得到回報,不應該有愧。”葉佳怡道。
“但是,這回報遠遠超出了我付出的勞動應有的價值,讓我今后如何面對你們呢?”童偉想的比較遠,他怕接受了如此貴重的禮物,給自己帶來壓力。
的確,一套一百多平方米的住房,在省城價值接近三百萬,即使在童偉所在的三線城市,購買同意面積的房子,也要花費一百多萬。僅僅為昌達集團的實驗中心一些技術指導,就接受如此豐厚的報酬,讓童偉心里不免忐忑。
葉佳怡覺得童偉想的有點多,“有什么不好面對的?你根本用不著有任何壓力,放心吧,我們不會讓你為難,如果昌達集團想把你從新材料研究院挖過來,我們不僅會用另外的方式,還要征得你的同意。這份報酬你心安理得地收下就是了,除了為昌達集團的廢舊蓄電池回收處理技術開發力所能及的指導,我們對你沒有任何額外要求。”
除了覺得這份報酬太過豐厚,要在兩個城市中二選一,也讓童偉難以取舍。說實話,他從內心很愿意到這里的省城居住,這個城市雖然比不上北上廣深發達,但在國省會城市中,起碼排在十名以前,這里交通發達,常住人口近千萬,城市科教醫療水平處于國上游。反觀他現在居住的那個三線城市,各方面條件就差遠了。
但是,至少在晉升正高職稱之前,童偉還不想離開新材料研究院。這種想法令外界難以理解,在體制之外,按照國家人事制度最新政策,各種所有制單位的專業技術人員,照樣可以晉升職稱。也許是傳統思想的影響,在童偉腦子里,他認為在體制內晉升的職稱,含金量更高。其實,根本不存在這樣的情況,這只是部分體制內人員的偏見,因為高級職稱晉升過程中,對體制內外的專業技術人員,考核標準都是一樣的。
既然年之內不可能離開新材料研究院,選擇省城的住房就沒有道理了。當然,如果換成一般人,在這里的省城選擇一套住房,然后轉手把它賣掉,再回自己現在居住那個城市買一套同樣面積的房子,還能剩下將近一半的資金,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并不是一件難事。這么簡單的帳,童偉自然會算,但他畢竟是一名高級技術專家,特別在他的老同學葉佳怡面前,起碼的矜持還是要有的,童偉絕不會做那種事。
經過再三權衡,童偉當場表態道“老同學,非要讓我接受的話,那我還是選擇在我們那邊買套房子吧。”
“可以,下次回家的時候,你跟家人商量,在你們那里區位較好的小區選擇一套一百三四十平方米的房子,跟開發商把價格確定下來以后,把他們的賬號告訴我,由昌達集團財務部給你付賬。你不要給我們省錢,房子的位置和樓層一定要選最好的。”葉佳怡叮囑道。
“說實話,廢舊蓄電池回收處理技術開發才剛剛開始,還沒取得什么成果,就接受如此豐厚的報酬,這讓我心里很不安。”
“前面我不是說了嘛,讓你別想多,我們沒有其他目的,
(本章未完,請翻頁)
即使廢舊蓄電池回收處理技術開發不成功,昌達集團給你的報酬也是應該的,我們不會后悔。”葉佳怡試圖營造一個寬松的環境。
“從國內外已有的技術資料分析,廢舊蓄電池的回收處理技術有一定難度,但也并非高不可攀,只要假以時日,應該可以獲得突破。”童偉對技術開發充滿信心。
“好,房子的事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