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了這么多玉米婚后的一些狀況,我們來說說玉米吧!
一九九零年九月六日的一個早晨,一個普通而又非常貧窮的家庭誕生了一個女孩,一家人真的是無比的開心的,雖然那時候都是重男輕女的思想必要重,但對于這個家庭來說玉米的出生給家庭帶來了很多的歡樂。
玉米在家排行老三,玉米有兩個哥哥,一個哥哥比她大兩歲,一個哥哥比她大三歲,妹妹的出生,這兩個哥哥也是非常的愛護妹妹。
由于玉米出生的年代還是很艱苦的,也加上她的家庭比較貧窮。玉米有爺爺、奶奶、小爸(爸爸的親兄弟)爸爸、媽媽、兩個哥哥,一家八口人生活在一起,一家八口人口食都是玉米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干活維持,玉米的小爸還在上學。
玉米的媽媽生完玉米都沒有坐月子就開始干活了,玉米的媽媽真的是很賢惠的,從來什么事情都為玉米的爸爸考慮,而玉米的爸爸也很為玉米的媽媽著想,玉米的爸爸媽媽真的很相愛,而正是父母的這份愛,給玉米心里留下來,愛的基礎,玉米長大后總以為只要兩個人真心相愛,就沒有過不去的坎,但事情很殘酷,世界上也沒有像父母一樣的愛情。
時隔兩年后,玉米的媽媽生下了一個寶寶,是男孩,哈哈玉米的媽媽是有些失落的,其實玉米媽媽是想要女孩的,因為那時候是計劃生育期間,玉米一家人為了四個孩子也是躲躲藏藏的很不容易。
玉米媽媽生完弟弟沒有兩天,小爸因為要結婚需要裝新房,所以媽媽就被無情的安排到了一個潮濕陰冷的窯洞里,玉米的媽媽是很孝順的一個人自然也就沒有說啥了,按照婆婆的意思搬到哪個窯里,媽媽一個人獨立流淚。因為那時候一大家子在一起生活,沒有分家,所以玉米的爸爸媽媽辛苦干活,所有的錢糧食都在爺爺哪里。
當時小爸結完婚的時候,爸爸媽媽就被分家了。當時分家的,家產真的是很凄涼的,一個窯洞,一口鍋,幾個碗,幾個盆,幾袋子糧食,一些地,就這樣家分開了。分開家的那晚上爸爸媽媽哭了,玉米記得很清楚,雖然她那時候小,但是她心里懂。
往后的日子玉米的爸爸媽媽很努力的干活,過日子,每日天不亮就起床天黑了月亮出來了才回家,真的是誰家的姑娘誰心疼,玉米的外公經常接濟玉米家,過來幫玉米家干一些過,過一些時間外公就會來,有時候外婆也會來,給玉米家拿吃的穿的用的,每次都會給玉米媽媽錢,就是那種一元硬幣那種錢??。玉米的外公心疼玉米的媽媽,其實那時候玉米的爸爸媽媽是人介紹的,玉米的爸爸媽媽也就一眼相中了,玉米的外公外婆即使不同意農村但是也是接受了玉米媽媽的意見。玉米的外公是石油公司,所以很希望玉米的媽媽也可以找個工人的,但是玉米媽媽和爸爸的緣分到了,只能如此了。
玉米記憶猶新的一次是計劃生育的人來檢查說一個哥哥是親戚家的孩子,因為那時候山高路遠的也沒有電話只能寫信,信息就沒有那么及時的更新,所以這也是當時的一個利吧!而玉米和弟弟在羊圈里悄悄的藏著,上百只羊,玉米和弟弟呆在羊群里有些害怕,畢竟那么小被那么多能羊踩一下也是件很可怕的事情,當時計劃生育的人來的很突然,沒地方跑過了,只能藏在門口的羊圈里,而這個地方也是計劃生育的人想不到的地方。
那時候的計劃生育真的是很害怕的,生的超過國家規定的數字就會罰款,而那時候的經濟收入和家庭狀況,對于很多家庭來說都是雪上加霜,而很多家庭都還是覺得養兒防老,這句話的重要性,所以都不斷的生,最少也是生兩個的。
奶奶那一輩的時候生的那才多呢,奶奶的婆婆生了十個孩子,六個兒子,三個女兒,一個孩子不幸夭折了,也是那時候的醫療各方面的落后,即使那時候的生活艱難,但是一家八九個孩子五六個孩子,三四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