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是預期之中的事情,但郝云也沒想到居然會來的如此之快。
就在他把摩登單車股權出售給海獅集團的第二個星期,金融界再次因為一條突如其來的消息而陷入了動蕩。
那便是UFO單車的突然暴雷!
準確的來說,暴雷的不是UFO的單車業務,而是UFO單車旗下的信用貸款業務。
這家誕生在燕京的共享單車初創公司,非常幸運地趕上了共享單車的熱潮,靠著燕京大學的背景第一輪融資便拿到了三千萬元。
幾乎是復制了摩登單車的發展軌跡,憑借這三千萬元的融資,UFO單車迅速開始了人生的逆襲。短短一個月時間,這家初創公司便占領了燕京百分之五十的市場份額,并且將業務拓展到了津門等其他二線城市。
如果只是這樣的話,倒也不會出什么大問題。
然而想要從摩登單車手中搶走市場份額,它就必須在押金的使用策略上,采取更為激進的決策。
比如,對接民間借貸業務。
事實上并不只有UFO單車這么做。
像是友天單車之類的絕大多數中小型共享單車企業,都在想盡千方百計地提高存量押金的資產收益率,以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入局替他們去推動這個雪球繼續向前。
然而這么多資金扎堆擠進高風險的小微貸款領域,出問題只是遲早的事情。
很不幸,這顆大雷在UFO的身上引爆了。
由于“金融服務”的合作放貸方暴雷跑路,超過三十億押金面臨壞賬風險,直接讓蒸蒸日上的UFO單車業務陷入了資金鏈瀕臨斷裂的風險。
如果只是這樣也就罷了。
咬咬牙,將數據做上去,引進更多的接盤俠入場填坑,說不準也就把這30億的天坑給補上了。畢竟在云夢集團的財富神話的催化之下,現在各路資本對共享單車的興趣到了近乎狂熱的程度,紛紛拿出兩倍甚至是三倍的溢價率入局,根本不在乎什么風險。
然而問題就在于,一篇刊登在《金融時報》上的報道,卻是將UFO的押金問題給捅出去了。
有人說那是競爭對手干的,也有人說是某個參加了路演的投資者為了以更好的價格入場,買通《金融時報》報道UFO的負面新聞打壓估值,配合資方施壓。
然而是誰干的現在已經不重要了。
這一錘子砸下來,直接將UFO這條小船給砸翻船了。
恐慌的情緒先是在金融界擴散,而后隨著各大媒體的轉載評論,最終將消息傳遞到了UFO的用戶們那里。
用戶們一聽頓時慌了。
雖然只有幾百塊錢,但那也是錢?。?
當初說好的只要繳納高押金就能免費騎車,結果沒想到人家根本就沒打算通過單車賺錢,而是將主意打在了小酒菜們繳納的本金上。
這特么還能忍?
一時間,退押金的申請如雪花般飄向了共享單車領域。
不只是UFO面臨用戶們的擠兌踩踏,就連其他經營狀況良好的共享單車企業,也在這輪踩踏中叫苦不迭。
畢竟這玩意兒有一就有二,誰都擔心類似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
再然后就是供貨方方面的顧慮,現在共享單車企業再去工廠下訂單,不但將定金的比例從10上調到了30,更是無論如何也沒人愿意在結清尾款的時間上讓步了。
也就摩登單車情況稍微好一點,一方面是海獅集團剛剛注入資本,另一方面則是資金遷移的事兒導致賬面上的流動現金充足。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這件事情仍然讓摩登單車的業務受到了不小的沖擊。尤其是UFO暴雷的事情引起了銀監會的關注,傳聞很快會出臺相關法規,規范共享單車行業的押金用途。
這一利空的消息,直接讓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