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他猶豫著要不要隨便找個頭發比較少的業內人士聊聊的時候,忽然有人認出了他。
“您是……郝總?”
聽到從旁邊傳來的聲音,郝云轉過頭向那聲源處看去,只見一位穿著正裝、看面相約莫三十來歲的中年男人,正一臉驚訝的朝著他走了過來。
“……你是?”
“請允許我自我介紹一下,我叫吳帆,江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的研究員!目前從事腦機接口方向相關技術的研究,最近刊登在《腦神經網絡》上的那篇關于仿突出結構的論文就是我寫的!”
呃,哪篇?
雖然最近刷了不少這方面的論文,但郝云對他說的那篇還真沒什么印象。
“……你好。”
看著這位研究員伸出的右手,郝云出于禮貌也伸出了右手和他握了握。
松開后,他有些好奇的看著面前這人問道。
“你認識我?”
“郝總說笑了,您可是咱們江大的風云人物,我怎么會不認識您,”收回了右手,吳帆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接著說道,“只是沒想到,居然會在這里遇到您。”
“不必這么客氣,我只是剛好對這方面的研究挺感興趣的,就趁著有空來這邊逛逛。”
聽到這句話,吳帆的眼睛頓時一亮,興奮地看著郝云說道。
“您對腦機接口技術感興趣?”
“呃,算是吧……”看著忽然情緒高漲的這家伙,郝云點了點頭。
老實說,他對這家伙不是很感興趣。
一來是沒聽說過他的名字,二來是這家伙毛發濃密,看著不是很專業的樣子。
這種說法或許有些偏見,但光是看這家伙的年齡,郝云也不認為這家伙在這一行能有多深的資歷和積累。
然而,這位名字叫吳帆的研究員顯然并沒有意識到,自己在眼前這位大佬的心中已經被打上了不靠譜的標簽,仍然在那兒滔滔不絕的說著腦機接口技術的應用前景。
老實說,這些東西郝云在資料上早就已經看膩了,并不想聽他再重復一遍。
就在他正打算隨便找個理由借故離開的時候,一行淡藍色的彈窗忽然從眼前眾人的頭頂上飄了出來。
天賦:神經學大師
潛力值:9
臥槽?
潛力值9!?
從解鎖系統到現在,這么高的潛力值郝云之前也僅僅只見過一次而已。
腦海中閃過無數種可能性。
一瞬間打消了結束話題的念頭,郝云一臉激動的看著眼前這位潛力值九的研究員,打斷了他滔滔不絕的話說道。
“產業化呢?多久能看到這技術從實驗室走上生產線?”
“長則十年,短則五年!”并沒有注意到郝云臉上神色的變化,吳帆侃侃而談地繼續說道,“當然,現在腦機接口技術研究這一塊兒,最大的問題還是很多爭論都停留在理論層面,沒錢做實驗。別看那些大廠都對這技術感興趣,但其實吝嗇的很,都是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主。要是有足夠多的熱錢涌入這一領域,也許這一天會來的更快一點。”
郝云繼續追問。
“所以你覺得,目前腦機接口技術面臨的最大問題是錢?”
吳帆一臉自信的說道。
“可以這么說吧,反正我覺得只要有錢,把這玩意兒弄出來不是什么大問題!”
聽到這句話,郝云臉上的興趣越來越濃烈了。
“假如你有一個億的經費,你有把握幾年能拿出成果來?”
“我?”也許是吹牛吹上頭了,吳帆也沒想過打草稿,呵呵一笑,張口就來道,“不是我吹牛,真要是有一個億的經費,最多三年我就把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