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了修齊哥,大概是皇后唯一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了,就她這種奇怪的想法,也不知道是怎么在皇后這位置上穩(wěn)坐的。”意濃也吐槽道。
就是那個不怎么樣的皇上,也只是讓元意濃進宮,打著入宮學習的名號監(jiān)視著,皇后居然會給一個幾歲的人賜婚,也不怕受到外人的詬病。
現(xiàn)在還好的是這件事情只有這么幾個人知道,也沒有外傳,否則不僅是于元意濃和池修齊的名譽有害,整個皇家的顏面都要因為皇后的這一個舉動受損了。
真到那時候,恐怕皇室,將軍府,鄭國公一家也都要跟著被陷入輿論之中。
“皇后怎么說也是外公的嫡長女,身份地位足夠,成為當時的王妃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先帝也沒有將當今皇上立為太子的想法,當時選王妃的時候也只是身份地位合適,沒有什么不良的傳言就是了。若不是成王無意于那個位置,覺得拘束,她也成不了母儀天下的皇后。”元華袆說起皇后的語氣十分不屑,若不是因為皇后是池修齊的母親,大抵元華袆的態(tài)度還會更差。
因為將軍夫人的原因,在未出閣的時候,她們兩個雖然是親姐妹,但皇后自視清高,誰都瞧不起,將鄭國公府的人都得罪了個遍。
而身為嫡次女的鄭宛曼,性格卻和嫡長女鄭宛蓮完全不一樣,整個將軍府的人都很喜歡鄭宛曼。
有了元意濃之后,將軍夫人很少提起皇后這個姐姐,元意濃也就知道自己娘親和皇后的關系并不好。
元華袆年紀大一些,所以知道的也多了一些,對皇后就更討厭了。
“我也聽師父說過當年立軒叔叔和皇上的那些事情,只是皇上有立軒叔叔的人脈幫扶,這才坐上了皇位,聽說他坐上皇位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找理由弄死立軒叔叔,只是立軒叔叔一直沒被抓到把柄,那些莫須有的罪名也遭到朝臣的一度反對,看影響太大,當今皇上才暫時將此事擱置。”
意濃此話一出口,元華袆立刻笑意就消失了。
他們一直都保護元意濃有一個愉快的童年時期,所以很多事情都不然元意濃接觸,元華袆也是在盡其所能的保護這個妹妹的天真,只是這時候才知道,元意濃早在他們不知道的時候被別人影響到了。
“原來覺得徐鶴之那個老頭是個不錯的人,現(xiàn)在也不盡然。”元華袆面無表情的說道。
徐鶴之在朝廷有名望,所以元意濃拜他為師多了一層保障,元家人是喜聞樂見的。
只是這前提是徐鶴之真的將元意濃當一個小徒弟,哪有元意濃才幾歲,就告訴她當初朝廷的黑暗斗爭。
元意濃小小年紀,就知道這些事情,對于元家人來說,并不怎么希望看見這樣的場景。
元意濃知道元華袆在想些什么,她立刻為徐鶴之辯解:“師父沒什么問題啊?這些都是我主動問的,前些日子師父給我講史,我好奇就問他了。”
當然,元意濃這樣的辯解在元華袆的眼里顯得特別無力長白。
“原來爹同意他收你為徒,意在你多了一重靠山,原本徐夫子在朝中頗有人脈。只是他怎么也不該教你一個小孩子這些,這不是爹和我愿意看到的。”元華袆看著元意濃,說道。
“我也不小了,再說師父不就是教這些的嘛,他不說也不代表這些是沒發(fā)生過,何況我可聽說過,哥哥九歲多的時候就處理過一件大事,涉及很廣。”元意濃隨口說道,但元華袆聽了,臉色卻完全變了。
元華袆九歲多的時候是元意濃出生的那年,元華袆對于自己做了什么很清楚。
他雖然年紀小,但早已接觸了元家軍和元家的事,那年為了元意濃的將來處置那些人,元華袆幾乎沒有任何的猶豫。
這件事再無人提起,如今已經(jīng)過了快七年,當年元華袆畢竟年紀小,做事沒有現(xiàn)在沉穩(wěn),當年確實存在一些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