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今日是八月十五中秋節,顧福郎明日也能在家多休息一天,顧如槿打起精神,穿了外衫點了燈,將收在抽屜里的筆墨紙硯拿出來。
睡在窗前榻上的來喜在顧如槿起身的時候便醒了。
剛剛睡醒的來喜還有些迷糊,眼神比平時更呆了,坐在榻上愣愣地看著顧如槿忙活。
顧如槿輕聲細語地道,“你睡吧,我有些事情要想一下,一會兒就睡?!?
來喜用力搖了搖腦袋,這才有些清醒,起身下榻,坐在顧如錦身邊,拿起顧如槿剛擺好的墨磨了起來。
顧如槿也不再勸她,看似低頭思索了起來,實際上在心里跟王云林說著話。
“以這個時代的技術,能做出什么來?”
“嗯……自……自行車?”王云林有些不確定。
顧如槿搖了搖頭,意識到王云林也看不到,又在心里說,“這個不行!不說別的,外邊的路就不行,只有府城主街的路才會全鋪上石板,像陳水鎮這樣繁華的鎮子,還是只有一條街上是石板路,更何況還沒有橡膠,騎自行車肯定很顛簸,還不如坐馬車。”
王云林又接連提了幾個意見,都被否定了。
“那你說有什么?”這件事情王云林還真沒有辦法了,他每天被困在這方寸之地,哪里知道這個社會缺少什么!
顧如槿也想不出來到底能做什么,畢業這么多年,她早就將知識還給老師了。
二人沒想到一開始就遇到了挫折,顧如槿煩躁地在紙上畫了只烏龜。
來喜趴在桌子上,呆呆地看著主人扔了一個又一個紙團,慢慢閉上了眼。
一人一龜枯坐半夜也沒有想出一個像樣的方案來。
顧如槿看著趴在桌子上睡著的來喜,拍了拍她的肩膀,讓她回榻上睡,自己也吹了燈,躺在床上慢慢睡去。
心里想著事情,顧如槿也睡不安穩,天剛蒙蒙亮便醒來了。
茶藝早就起來生火燒水了。
孩子們被要求著辰時起戌時歇,再過一會兒就要起來念書了。
顧如槿穿上薄襖,用柳枝沾了青鹽凈了口,又用溫水洗了臉,抹了自己做的香脂,披了件披風便出了門。
昨日說了要給王云林做蔥油餅,家里沒有蔥,只能去找李氏要幾根。
霧氣籠罩著村莊,幾米外都看不清人臉。
“顧娘子怎么起這么早!”一個男聲自身后傳來。
“是柳源大哥??!我去我娘那里拿棵蔥!”顧如槿站定,等身后人走近才看清是,柳貴良的長子柳源。
現在兩家住在一條街上。
“蔥我家就用,值當你再跑回娘家拿?”
不等顧如槿拒絕,柳源將手里的水桶放下,轉身進了院子,不一會兒就拿出了一把大蔥。
“多謝柳源大哥!大哥這是要打水嗎?”顧如槿客氣地道了謝。
“顧娘子太客氣了!就幾顆蔥!”柳源擺擺手,提起水桶接著道,“我家水缸的誰用完了,我去打谷場提兩桶水!”
等人走遠了,顧如槿還在看著柳源的背影發呆。
顧如槿想起來前世的自來水,都是擰開水龍頭就能接水,不必提著水桶來回跑。
這一個水缸就要跑四五回才能接滿,要是澆地就要推著車一趟一趟地拉,家里地多的幾乎是每日都在重復澆水的工作。
難怪糧食產量都這么低!
顧如槿心里有了想法,便轉身回了家。
將大蔥放下,囑咐茶藝活了面醒上,顧如槿進了房間,又開始寫寫畫畫。
前世自己看野外生存節目的時候,看到過一種打水的工具,再結合田間建的水渠,應該能將澆地的時間縮短十倍。
吃了早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