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依次落座,顧老三和李氏坐在上首,媒人董雪梅坐在左手邊,毛氏坐在董雪梅之后,裴還站在毛氏身邊,閻東陽幾人將紅木盒放下退到了一旁。
顧盼娘將早就準(zhǔn)備好的點心果干端了上來,成雙成對地擺在桌子上。
董雪梅端起茶盞嘗了一口,滿口生香,瞇著眼睛道,“裴家小郎君今年十九歲,少年英才,跟三娘子整好相配,裴家家世清貧,小郎君卻是個爭氣的,顧家兄弟仔細(xì)考慮考慮!”
顧老三自是要推拒一番,“我們老兩口還想把孩子留在身邊多看顧幾年!”
董雪梅立馬勸道,“三娘子歸家?guī)啄辏陬櫺值苌磉吺谭钤S久,是時候再許人家了,裴家小郎君一表人才,是個值得托付的男子,何況離家也近,顧兄弟和大妹子也能時時照看,顧家兄弟不若就成全了吧!”
顧老三沉吟了一會兒,點點頭道,“孩子自小不在身邊,這才剛回來幾天,我實在是舍不得,不過也不能因此耽誤了孩子的終生大事,裴家小子也確實是個好孩子,我也沒有什么不放心的!”
顧老三點頭同意,毛氏才發(fā)了話,“三哥三嫂放心,我與三娘處的也頗為愉快,等三娘到了咱們家,咱們定會待她如親生,絕不會讓她吃苦受罪的,哥嫂若是想念她,也能日日見到,豈不比遠(yuǎn)嫁強太多!”
事情到了這一步,基本已經(jīng)說定了,李氏面露不舍地看著顧如槿,眼底泛著光,“她既許了你家,自是要侍奉婆母,敬愛相公的,這是她的本分!”
董雪梅伸手拉住李氏的手,“為娘的看著姑娘出嫁真是歡喜又傷心的!”
李氏低著頭眨了眨眼,拍了拍董雪梅的手,“誰說不是呢!”
接下來便是交換庚帖,莊戶人家不將講究那么多,也就是將二人的生辰八字寫在一張紅紙上,男方回家后壓在灶君像下,若是三日內(nèi)沒出什么意外,便算是八字相合,接下來便可以準(zhǔn)備聘禮了。
顧老三將寫著顧如槿的生辰八字的字條交給董雪梅,今日的事情算完成了。
李氏拉了顧惠娘出來陪坐,自己帶著顧元娘、顧盼娘去了灶房。
顧惠娘個性爽朗,逗的眾人哈哈大笑,在灶房里聽著真是還不熱鬧。
午時正,飯菜擺在了方桌上,李氏特意將打好的兩個荷包蛋擺在了裴還面前。
在村子里這樣招待第一次上門的女婿,已經(jīng)是最高的待遇了。
顧老三拿出顧如槿買的竹葉青,李氏接過來給眾人倒上。
人逢喜事,李氏便沒有阻止顧老三多喝,就連向來謹(jǐn)言慎行的毛氏也喝了一杯。
酒足飯罷,裴還將禮單恭敬地遞給顧老三,“小子略備薄禮,還望伯父笑納!”
顧老三知道裴家情況,也并沒在意裴還說的‘薄禮’,將禮單轉(zhuǎn)手遞給了李氏。
待眾人離去,李氏整理屋子,才打開封的嚴(yán)實的木盒,一看之下嚇了一跳。
“他爹,你快出來!”李氏盯著木盒里的東西,眼睛都不舍得眨一下,她從未見過如此晃眼的赤金頭面,比今日三娘頭上戴的兩把發(fā)梳上的金子成色都要好。
原本準(zhǔn)備換下衣服出門的顧老三,聽到李氏的喊聲踢著鞋便跑了出來。
“這是什么?你哪里弄來的?”顧老三看了看紅木盒里擺著的一套春梅報喜赤金頭面,僵硬地轉(zhuǎn)頭看向李氏。
“是裴家送來的!”李氏雙手托起盤中的一支步搖,小心翼翼地欣賞著,連呼吸都放慢了。
“你把東西放下,把三娘叫來,我在這里守著!”顧老三面色凝重地看著盤子里的東西,轉(zhuǎn)頭對李氏吩咐道。
李氏似乎也意識到了事情的不對,將步搖仔細(xì)地擺在原位置,一步三回頭地出了門。
另一邊,出了顧家,顧如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