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慕沒有太多的時間,讓她繼續沉浸在陸宇的事情上。現在,三個項目同時執行,這讓李慕的團隊有些捉襟見肘。她特意把王奕然從bk叫回來,陸好一個人支撐摩迪的項目太吃力了。她美其名曰過渡期她要親自參與執行,幫助陸好協調人力,同時快速做出一些決斷。
盡管最近一段時間,團隊幾乎每天都在加班,但想到陸宇的事情,李慕沒去找任何一個領導要人。現在,加人已經不是重點,如果能保證團隊不流失,已經是人間萬幸。偏偏這個人少事多的時候,晶銳重新競標的消息傳來。
鑒于雙方愉快的合作基礎,李慕他們提前拿到了標書,這可能是作為現服務商的特權了。而早在兩周之前,李慕就已經提醒白立帆“合約馬上到期了,是不是找個時間和晶銳的高層見個面?”白立帆滿口答應,于是李慕打聽了下最近兩周晶銳高層的行程,整理了一個文件,并把合作至今的諸多成績,以及希望繼續保持合作的內容編了段文字,一起發給了白立帆。
根據拿到的標書,招標的內容和現在的服務內容有些差別。其中,需要輿情的內容占了標書的絕大部分內容。李慕對這個標書的理解是,這是一個基于輿情需求的標,一來方案不好呈現,二來與他們相比,一手公司的價格優勢更大。李慕了解晶銳采購部的操作手法,無論前面說得多么天花亂綴,最終都會變成一場血淋淋的價格戰。
她把標書轉給了白立帆,她想聽聽白立帆的意見,當然,她更希望借此機會,向白立帆尋求一些人力上的幫助。白立帆很久才回她微信,微信也只是要全力以付之類的話。對于是否需要幫助,是否與晶銳高層見過面之類的,只字未提。
不知道是因為陸宇的影響,還是對當前環境的敏感,李慕變得相當識趣。除了把標書里比較重要的內容,比如時間、內容等,做了些梳理和概況發給了白立帆,其他什么都沒說。有時候,親密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去培養,但隔閡只需要一瞬間,而且是突然的一瞬間。
對于白立帆的回復,李慕沒和團隊透露,只是開玩笑地說“挺好,沒人摻各,難得清靜一回。”其實,他們對晶銳的需求,可以說是了如指掌,包括晶銳缺什么,想要什么,的確并不太需要他人的幫忙。但是這次的方案有些不好寫,李慕和沈梔言幾個人在會議室里坐了一個下午,除了大家在會議室各自忙著其他項目之外,沒有任何進展。臨近下班,李慕才說“來吧,可以結束你們手里的工作,進入競標項目了。”
進展不如想像中順利,這種方案沒有大事件策劃做亮點,很容易做得如同公司簡介般干干巴巴。對著標書內容,李慕拿著陸好剛換的白板筆,在黑板上畫了一個簡單的結構,算是對整個方案做了個順理。并按著這個結構給大家分了工,“暫時按這個來準備吧,如果我明天沒改主意的話。”李慕說。
再難寫的方案,總能找到突破的辦法,這就是做公關的本事。李慕回到家后,看著手機上拍下的黑板上的記錄,從桌上翻出一張年前的病例,用筆在病例的背面重新又畫了一個結構。然后打電話給沈梔言“方案的前半部分加入工作回顧吧,這樣,痛點就來得有出處了,就變成了現有工作中發的現需要優化的部分,好過那些虛頭巴腦的分析。”
“那會不會顯得咱們的工作不到位呢?”沈梔言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當然有這個風險,所以這部分要很巧妙,突出成績,略過不足,重點體現的是,希望能在現有工作的基礎上增加或優化。畢竟在輿情上,他們之前一直都不理想,而且又不是咱們做相關的工作。咱們要給他們畫一個閉環,也就是說,公關相關的各個環節要完善,要統籌。”
“這倒是可以,聽起來也比較合理。”沈梔言也表示贊成,“現在聽起來方案更順了一些,我剛才還在發愁,這個方案要怎么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