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國家自不用多說,燕、齊、魏、吳四國,早就是在陸氏的體系下,已經很是牢固了。甚至,燕國、吳國都不再存在,而是變成了燕國的一部分。
但別的地方,可不太一樣。
整個情況很復雜,每塊地方,有每塊地方截然不同的環境。
例如說,在晉國、梁國,這兩個國家,有一個比較統一的情況,就是他們的皇帝還在,乃至于政府都還在,但是當下他們的國家,幾乎是被燕國所控制的。
這是由于之前的戰爭因素導致的。他們在秦國手下,沒能撐住,最終國家破滅。
尤其是梁國,首都、乃至于幾乎全境都被占領了。
能夠擊敗秦國人、收回故土,完全是燕國的功勞。
但盡管是如此,陸氏對于這兩個國家的、統治權的永久化,也還是存在一些困難。
燕國當前的統治權,是由于戰爭的特殊時期,臨時獲取的。后續,想要長久的永固化,還有一些麻煩。
強權要求之下,那倒是沒啥問題。但是陸氏現在的要求更高,這種粗暴的統治,除非逼不得已,否則盡量不要。
畢竟,按照陸青的要求,這建立起來的‘仙朝’的秩序,是要能夠更好的調動整個修行界的人力物力。而如果簡單粗暴的進行高壓的、暴君一般的統治,以強權來調動物資、人力,那效率是很低的,跟陸青的要求可不太相符。
另外,還有一點是,畢竟這兩家是盟友。結盟、打完仗之后,直接把人家國家給干沒了……那確實不太好。畢竟,要走王道,不走霸道。
當然,適當的展示、利用自己的力量,那當然是可以的。
對于晉國、梁國,仙朝的統治還是要更講求智慧一些。
而對于秦國、蜀國的故土,就是另一條路線了。
這兩個,可算是敵國了。針對他們,也就沒有必要去講究什么王道——想講究也將就不了。
蜀國是見勢不妙,之間選擇了投降。陸氏也沒有要蜀國皇族的性命,而是讓蜀國皇帝退位,僅僅封了個侯爵,就算完事。而整個蜀國,就一如當年的魏國一樣,直接被并入到了燕國之中。
秦國就不用多說了,這里幾乎沒有什么遺留的本地勢力,在戰爭時期,早就被入侵的燕軍一掃而空了。
而剩下,最大的一個麻煩,就只有楚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