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商人怎能與國家法律做斗爭,一個商人怎么與人權(quán)抗議?
“曹副總已經(jīng)去辦了。”
徐放深知這件事情的重要性,刻不容緩。
一旦自家老板跟姜董的婚姻公開,輕則,動蕩c市,重則,動蕩首都。
這其中的牽連,何止是君華與華眾。
余江恩了聲,面色不佳。
沉默了片刻,問道“倘若是首都有人施壓,你覺得姜董會站在哪邊?”
余江這話的意思就差直接詢問徐放,倘若宋家的人對顧江年下狠手,姜慕晚會不會出手幫他。
是以夫妻的名義并肩作戰(zhàn),還是以陌生人以對手的名義看著顧江年身陷囹圄?
徐放聽聞這話搖了搖頭“倘若這件事情發(fā)生在姜董身上,顧董一定會不惜一切代價站在姜董身旁,若是反過來————。”
后面的話,徐放沒說,但意思已經(jīng)很明顯。
婚姻也好愛情也罷,誰先愛上誰就輸了,誰付出的多一點,誰就要受盡苦難,而顧江年和姜慕晚的這場婚姻明擺著是顧江年付出的多一點,愛的多一點,所以他注定是受盡苦難的那一個,而反觀姜慕晚,她從一開始就將沒心沒肺的形象樹立在眾人心里。
所以此時、他們與其說是不敢想,倒不如說是心中已經(jīng)有了明確答案。
明確到知道姜慕晚在這場選擇當(dāng)中不會選擇顧江年,
明確到知道顧江年必定是孤身奮戰(zhàn)的那一個。
這種先入為主的形象已經(jīng)在眾人心中扎了根,難以更改。
------題外話------
明天中午不更,晚上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