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他對這方面也沒有什么研究,煉鐵好像需要多少度來著?
一千度?還是一千五百度,管他呢,反正是一千度往上吧!
當初要是好好學習就好了,在這里煉鐵,煉鋼,煉水泥什么的,這可都是掙錢的好想法,搞不好還能推動大興國開始第一次工業革命。
哦,對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標志是什么來著?老師好像有講過,多少年沒接觸這個了?
好像是蒸汽機……
還有那個什么瓦特改良蒸汽機?
還有電,那好像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事情,好像還有什么電磁感應現象。
不過后來江萊又一想,自己如果繼續學習的話,那就不會炒菜了,這也是個麻煩事。
算了不想了,現在已經這樣了,想那么多,有點扯遠了。
古代的煉鐵好像極為受困擾,應該是什么含磷過高造成的,再加上鐵礦質量也不好,那些技術也達不到標準。
煤,對了,就是這個,現在還是夏天,只有燒火做飯可以用到這個,冬天就能用的多了,這也是個賺錢的好門路。
江萊又接著看了一眼象山,他想要將整個象山全都包下來,但是怎奈何,口袋中的干凈程度勝過他的臉。
只好無奈放棄,以后再找機會就是了,于是他又繼續向前走著。
一溜土坯房前是一個院子,院子當中是有那些煉鐵所剩下的渣渣粉碎后鋪上去的,全都是細細的小塊兒,路面上厚厚的鋪了一層,看上去堅實平整,應該可以無懼風雪。
他又來到了另一旁,院落當中,似乎擺放著一架馬車,只有一個簡陋的底盤,并無擋板那些裝飾。
江萊走上前去,雖然說煉鐵的工匠已經休息了,但木匠還在工作,于是他又叫盧成招呼工匠去了。
江萊摸了摸底盤,捏著下巴圍著這輛馬車轉了一圈兒,心中有些感慨。
沒錯,他所要做的小玩意兒,就是這輛四輪馬車。
要說這四輪馬車制作起來還是很簡單的,可為什么泱泱中華五千文明,發明出了無數領先世界的技術,尤其是四大發明,那可是超前世界很多的。
但他們卻沒人能夠做出一輛四輪馬車,這實在令人有些不可思議,也可以說是難以置信,但沒辦法,事實就是如此。
古代的中國一直以來都是那種兩輪馬車,說到底,他們就是沒有解決一些問題,之前他上網也有過些許了解,現在很多都不記得了。
但他還記得一些,有一些人找了很多理由,什么這因素那因素的,但其實在他看來,無非根本原因就是一個,那就是沒有解決四輪馬車轉向的問題。
要說馬車直走,后退都沒有問題,但轉向一直是困擾古代人們的一個重要問題,別看只是多出兩個輪子的問題,但是事實上,四個輪子安裝在一個固定的車架上,那無論怎么樣都是無法轉向的。
要說古代人根本想不出來,但是江萊一個現代人怎么可能解決不了,這是問題嗎?
當然不是。
就看這眼前這輛馬車,雖然他只有一個底盤,但底盤四方面的四個輪子就能輕易的轉向,毫無壓力。
這前兩個輪子安裝在一個車架上,后兩個輪子裝在另一個車架上,然后將這兩個車架一連接,有一根立軸支撐著,這不就完美的解決了四輪馬車轉向的問題了。
江萊四個輪子的汽車他造不出來,四個輪子的馬車他還造不出來嗎?
但觀看馬車的工匠確實極為吃驚,令人驚訝的是其中一個頭發發白的老者還激動了起來,立馬朝著太陽的方向跪了下來,大喊道“感謝老天爺賜予我們。”
江萊甚至有些發懵,這可是他制造出來的,怎么能說是老天爺給的呢,不過他也沒有深追究。
江萊做這個也就是為了能夠舒服一點兒,他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