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居的元宵節有個習俗,叫做送燈。
正月十五的夜晚一直到第二天的凌晨,除了天上那一輪圓圓的明月外,還能夠看見星星點點的小山包,看著像是天上的繁星倒映在了大地上。
張遠當然沒有例外,也回到了爺爺家里面,這一天仙居基本上每家每戶都會派一個代表去墳山上送燈順帶著掃墓。
張遠爺爺家是一棟二層的小樓,樓下就是個小賣部,這里裝不下太多人,所以夜晚吃飯的時候會去同一個鄉的三爺爺家里面。
下午去送燈的隊伍浩浩蕩蕩,開了一輛依維柯貨車然后加上四輛小轎車才把要去的人全部載上。
帶一輛貨車去,主要是要裝上煙花。
某島國有煙花大會,華夏每到春節跟元宵節的時候也會肆意的點綴天空。
而在仙居,上墳送燈放煙花就是為了裝逼。
哪家人去年一年賺錢賺得多了,他就會多放些煙花,彰顯一下財力。
張遠他們這一脈的人比較多,做生意的也比較多,每年基本上回到村里三家人一共要放上萬華夏幣的煙花才算了事。
三家是因為張遠爺爺有兩個兄弟,老一輩的人沒過世就算是一家人。
看起來很多,均攤下來真沒多少。
張立每年就掏個一千五就可以應付過去,不跟別人比,自已一直低低調調的。
今年就不一樣了,所有人都知道你家張遠賺了錢,既然賺了錢為這一脈撐撐面子總是要的。
張立都沒告訴孫麗華還有張遠,把自己的私房錢全部都拿了出來,攏共一萬華夏幣,全都買了煙花。
張遠爺爺家就有煙花買,每一年就只有正月這一個月能賺錢,而且賺的還不少,因為這個風俗習慣這些有煙花售賣許可證的商家從臘月到正月賺個十萬華夏幣是很簡單的事情。
而且張遠爺爺其實多歲了,在鄉里面算是名人,他開的這家店是鄉里面第一家店。
很多人都會跑來他這里買煙花,張立花個一萬華夏幣,張遠爺爺也只會給他算個成本。
等掏錢裝煙花上依維柯小貨車的時候,孫麗華還是發現了。
旁邊人都在說大哥這一家買煙花買的多,祖先肯定保佑之類的言語,孫麗華也不傻自然是發現了,不過算是默認這一行為。
“爸,爺爺家還剩下不少,直接包圓了。
過了今天往后一直到明年才能把存貨給賣出去?!?
“行,那就都買下來。”
張遠不是非要撐這個面子,只是全為了張立而已,要想想張立這個大哥這么多年受的委屈可不是一點半點,弟弟妹妹們加起來幾十號人不管是親的還是表的,各個混的都比他要好。
人嘛,就是個勢利的動物。
以前張遠的叔叔動不動就吼張立,一個弟弟都能吼哥哥,可想這家子親戚都是什么人。
自大現在張遠出息了之后,這樣的事情再也沒有發生過,誰見到張立不是一幅和和氣氣的模樣。
等到《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票房結算之后,張遠說是仙居首富都沒人說否認。
一般人不會想那么多,他們只知道張遠投資主演的電影現在票房已經有十五億,并且還要半個月才能下映。
再加上張遠在義陽大手筆做的慈善事業,這些可都是錢。
現在那個神秘的仙居首富據說有十億資產,可凈資產多少無人得知,張遠凈資產目前來看幾個億肯定有,他只不過是眼下很多事情都要做,所以一副缺錢的模樣。
今年買的多,最后把依維柯換成一輛中型的貨車才把煙花全部都給塞下。
攏共三萬多華夏幣的煙花,大小加一起都有一百多個。
張遠老家那個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