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時間的指揮官一聲令下,炮彈出膛將還在睡眠中的羅馬城居民喚醒。
早在一旁靜靜等待的進攻的法蘭西軍隊都已經將上膛完畢,第一批次進攻的3000名步兵使用的是維克托生產的米涅彈配合上改良版霍爾槍。
霍爾槍的后膛裝彈方式讓槍口不用一直保持著站立亦或是半蹲的姿勢,同時米涅彈是用硝化紙質彈殼包裹讓士兵不用再將包裹好的子彈撕開倒入火藥在安放米涅彈節約了相當多的時間。
3000多名士兵熟練的掏出米涅彈打開霍爾槍的后蓋,將米涅彈整體塞入霍爾槍內,然后合上霍爾槍的后蓋。
軍隊很快占領了臨近羅馬城內占領了多處要地,直接將尚在迷茫中的羅馬打醒。科西尼宮的前方就是一條不大的支流,法蘭西軍隊必須搶在加里波第的部隊反應過來之間將他們占領,否則法蘭西軍隊可能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與物力將支流拿下來。
身為波拿巴副官的康羅貝爾手持著指揮刀前往第一線指揮法蘭西軍隊進行戰斗,十多天的磨合已經讓康羅貝爾與這支軍隊融入在了一起,他揮舞著指揮刀喊道“波拿巴萬歲,法蘭西萬歲!”
此時的軍隊哪里還管政治正確不正確之類的話,“波拿巴萬歲”的口號成為了士兵們勇敢的支柱,他們陪同康羅貝爾一同高呼“法蘭西萬歲,波拿巴萬歲!”
幾門拿破侖炮平直的架在通往羅馬城內城的大橋上,實心炮彈攜帶著動能與熱能向加里波第看守陣地發射。看守在橋上的年輕生命還沒有好好享受他們未來的生活就被拿破侖炮收割了生命,血肉橫飛的戰場上到處可以聽見哀嚎聲,前膛槍與后膛槍在羅馬這個城市中此起彼伏構成了一個完美的樂章。
當然拿破侖炮彈是沒有長眼睛,他們分不清哪個是法蘭西軍隊哪個是加里波第軍隊,火炮有時落在了進攻的法蘭西軍隊的身邊帶走了一條鮮活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