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堡的馬車從駐奧使館出發來到了美泉宮。
夜漸漸的深了,美泉宮中開始張燈結彩點燃了蠟燭與煤油燈迎接賓客的到來。
進去美泉宮的大門,三人一同走下了馬車來到美泉宮的正門。正門處兩名紅色軍禮服的士兵站在大門的兩側,負責來賓的管家看到維克托三人的到來上前迎接。
維克托三人出示了請柬后,管家帶領維克托等人一同進入了美泉宮。
美泉宮的占地面積很大,這里居住了哈布斯堡的絕大多數的嫡系成員,王公穿梭在美泉宮之中。
如果沒有一個熟悉的管家帶領維克托等人很容易在美泉宮中迷失方向,維克托等人經過了幾次轉彎后終于來到了一個客廳。
此時美泉宮的客廳中早已人聲鼎沸,應邀前來哈布斯堡的來賓。
其中有各國的使節、德意志邦國的王公、還有希臘王子,整個宴會陡然聚集了上流社會中的精英。
巨大的吊頂懸掛在宴會的中央,數以十計的蠟燭懸掛在吊燈上照亮了整個宴會,鍍金的扶梯上鋪著一個紅毯,哈布斯堡的皇帝將會從樓上走下來迎接來賓。
現在聚集舞會的時間還有將近一個小時,宴會的來賓大多相互聚集在一起暢談天地。宴會隱隱的分為了三個派別,一個是老年派,一個是中年派,一個是青年派。
老年派大都是哈布斯堡的王公貴族,他們應邀前來美泉宮,一是為了拉進彼此之間的關系,另一個就是為了向哈布斯堡家族表達靠攏的意愿。
中年派的大都是來自各國的使節,他們嘗嘗成群的聚集在一起相互之間表達出自己國家的友善,同時也在試探對方的行為與態度,試圖從對方行為中揣測對方國家的意圖。
青年派大都是一群17歲到30歲之間的王子公主之類的人物,他們來到宴會的目的也非常的簡單“相親”。美泉宮的宴會不但是一個政教交流的地點,同樣也是王子們相親場所。
許多國家的王子在這里找了自己的另一半,美泉宮同樣也是一個巨大的“婚介所”。
克里米亞之后,哈布斯堡雖然失去了歐洲政治中心的位置,但是美泉宮“婚介所”的地位一直持續到哈布斯堡的解體。
維克托與佩西尼、駐奧大使相互辭別尋找各自所屬的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