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傳承性,他絕對不能像他的叔叔那樣,皇位僅僅經歷了一代人,到了第二代人的時候波拿巴家族結束了對于皇位的壟斷。
拿破侖三世希望的是法蘭西的皇位能夠傳承一代、兩代、三代甚至是千秋萬代。如果不是為了皇位傳承,原定歷史上的拿破侖三世絕對不會發動一場對于普魯士的戰爭。
普法戰爭看似是俾斯麥高超的嘲諷技術令拿破侖三世大感憤怒,所以率領法蘭西士兵向普魯士宣戰。
實際上縱觀全局的話,1869年到1870年拿破侖三世的帝國正在從一個專制帝國向自由主義帝國的轉變,自由帝國誕生后,拿破侖三世利用強大的自由帝國威望將歷史上的歐仁波拿巴確立成為皇太子。
因為拿破侖三世與當年的拿破侖同樣有一個羅馬夢,羅馬帝國中有羅馬皇帝同樣也有副皇帝。帝國副皇帝的魯埃興奮的對拿破侖三世說他的帝國可以一直續到他死去的那一刻,只不過拿破侖四世的處境可能會有些艱難。
拿破侖三世為了給自己的兒子鋪平擔任法蘭西皇帝的道路,決心利用一場戰爭將墨西哥戰爭中逐漸失去對拿破侖家族的信心撿起來。
利用鼓吹的手段,拿破侖三世成功的煽動了民族主義向普魯士宣戰,人民都是用腳投票的人。面對普魯士的挑釁,狂熱的民族主義無法忍受,整個法蘭西帝國以70贊成的優勢向普魯士宣戰,拿破侖三世再次復制了克里米亞戰爭的傳統通過裹挾民意的方式將整個帝國再次團結在他的身邊。
帝國內的所有反對派,包括共和派的甘必大與法夫爾都覺得帝國比共和好,共和的建立還需要很長的時間。
普法戰爭,實際上是拿破侖三世的皇位之戰與俾斯麥的統治(非統一)德意志之戰。
兩個野心家的對撞中,拿破侖三世棋差一籌敗在軍事之上失去了自己的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