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俾斯麥說的那樣,一個外交家的舞臺總是伴隨著一個國家的軍事實力而上漲或者下落,外交官只是一個國家軍事、政治、文化、制度的抽象體現。
如果奧地利的國勢衰弱了,即使是再怎么英明的外交家也無法讓知道衰弱的帝國重新站在歐洲的大舞臺。
暗殺從來不在梅特涅的考慮范圍之內,一個俾斯麥根本無法決心整個普魯士王國的未來,就像梅特涅走后就會出來一個施瓦岑貝格一樣,暗殺俾斯麥成功之后,另一個俾斯麥同樣也登上了歷史。
“調轉車頭,我們去漢諾威使館!”梅特涅下達了命令。
馬車夫在梅特涅的命令下迅速調轉了車的位置,承載著梅特涅父子一同來到了漢諾威使館的大門口。
前往法蘭克福議會的漢諾威使團的領導是漢諾威外交大臣,同時也是梅特涅在擔任首相期間的老朋友。
兩位老朋友一見面就相互擁抱了后,漢諾威外交大臣熱情的詢問梅特涅最近的情況。
“老朋友,現在的情況不容樂觀啊!普魯士王國一直在費盡心思的妄圖挑戰奧地利帝國!”梅特涅略微有些傷感,“奧地利帝國一直在試圖穩定德意志地區的秩序,普魯士王國卻一再挑釁奧地利帝國,妄圖制造德意志地區的不穩定因素。”
漢諾威外交大臣坦然道“這一次我奉陛下的命令前來,就是為了詢問奧地利帝國的態度。如果奧地利帝國愿意對付普魯士王國的話,漢諾威將會幫助奧地利帝國維護秩序。”
得益于奧地利帝國在德意志的影響力與口碑,即便是漢諾威這樣的北德意志國家也選擇幫助奧地利帝國。
對于漢諾威王國來說,比起奧地利帝國它更加害怕普魯士王國。東西普魯士分離的情況下,漢諾威王國就像一個卡在喉嚨的魚刺一樣,保不準哪一天普魯士王國就會將漢諾威王國咽下去。
德意志民族主義情緒的高漲讓漢諾威王國有些恐懼,站在奧地利帝國一邊起碼不用擔心被吞并,普魯士可就說不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