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的調停,但是在他看來即便是奧地利帝國不解散德意志關稅同盟而是選擇加入對于普魯士來說也是不能夠接受的。
這就相當于你好不容易做好了一個大蛋糕,自己準備吃下最大的一份,結果隔壁老王突然出來要求你將蛋糕分了一起吃。換做誰都無法接受。
“陛下,普魯士王國還是無法接受您的條件!”普魯士大使咬著牙拒絕了俄羅斯帝國的調停,“不過,普魯士王國不會忘記俄羅斯帝國對于普魯士王國的幫助與普魯士與俄羅斯帝國之間的友誼?!?
“從現在開始,普魯士與奧地利的事情我一點都不想管!”本身心情大好的尼古拉一世突然感覺自己的一腔熱情都算是喂了哈士奇了,普魯士王國簡直就是茅坑里的石頭-又臭又硬。
索性讓普魯士與奧地利兩個國家打上一場,決定了整個德意志未來的歸屬問題之后俄羅斯帝國才能方便調停,反正現在說什么都沒有用。
俄羅斯帝國手上的兵力30萬(不滿編,表面30萬)在巴爾干方向,20萬在高加索方向,20萬成兵芬蘭與瑞典的邊境地區。手上可以動用的的士兵大約也只有30萬左右。
這三十萬之間還不包括一堆吃空餉謊報人數的、第一次當兵、還有一些雜七雜八問題減員的。
既然普魯士與奧地利想打就讓他們放手打一場,尼古拉一世沒有什么時間與精力再去幫助奧地利與俄羅斯之間調停。
普魯士與奧地利大使向尼古拉一世告辭之后,一封來自巴爾干地區的戰報再次送到了尼古拉一世的手中。
看到戰報的尼古拉一世瞬間有些緊張了,他皺著眉頭叫來了侍從武官道“速去詢問帕斯凱維奇在的情報是否屬實!”
侍從武官走后,尼古拉一世喃喃自語道“戰場發現數量不少的不列顛士兵?不列顛參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