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素首相回應“您不是說過,只要奧斯曼帝國對俄羅斯帝國宣戰。不列顛王國就加入戰爭嗎?”
“我什么時候說過?”羅素首相可是一個致力于和平的傳統不列顛紳士,他是絕對不會說這種不負責任的話。
“就在一個月前,您的外交大臣在維也納告訴我們奧斯曼帝國的大使,只要奧斯曼帝國宣戰的話,不列顛王國一定會加入戰爭!”奧斯曼帝國原本鎮定的眼神開始有些焦急,他不明白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奧斯曼帝國在蘇丹陛下已經宣布同俄羅斯帝國進去戰爭狀態了!不列顛王國不能不管奧斯曼帝國啊!”
“該死!”羅素首相的表情變得凝重,他想起了帕麥斯頓在離開之前跟他說的一段話,想必那個該死的混賬早已在維也納會議中準備好這一手。
哪怕自己想要和平也不可能和平了!不管是奧斯曼帝國還是俄羅斯帝國都不能退縮,就連不列顛王國也不知不覺的被帕麥斯頓送入了棋盤之上。
不列顛紳士們可以原諒不列顛王國在和平時期的稍微讓步,但是奧斯曼帝國與俄羅斯帝國一旦進入戰爭狀態,就容不下不列顛王國的一絲猶豫,
近東事務會議已經成為了整個歐洲津津樂道的事情,特別是帕麥斯頓大臣一言逼退了俄羅斯帝國外交大臣的報告更是讓那些不列顛紳士們感覺俺大英帝國不賴。
聲勢打出了就不好收回去了。
哪怕不列顛硬著頭皮也要頂在上面,否則內閣必將迎來不列顛紳士的籌碼,特別是一群以批判內閣為任務的報紙更是對內閣進行口誅筆伐。
朝野內外的議員與大臣都會變成最為好戰的人去迎合不列顛紳士們的風向,反正被送上戰場的不是他們,捐錢的也不是他們。
誰如果再去宣揚和平就是與整個不列顛過不去,與大臣過不去,這就是政治不正確。
“大使閣下,請問你們還有沒有和平的可能!”羅素首相只能將希望寄托在奧斯曼只是整軍備戰狀態。
“恐怕先頭部隊已經進入保加利亞!”奧斯曼大使的一句話徹底打消了羅素首相的和平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