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馬車走了三天三夜,中途也只在驛站修整了三次。在第四天的傍晚終于來到了京都城門腳下。
葉晴心里一直很好奇,這齊武國到底有多大?這三天的奔波,翻山越嶺,而且還是以馬車的速度,他根本就沒有一個具體的概念。如果按照這地圖上的標注,這一行,應該是穿過了整個參地郡,再加飛花郡的一個小角。那這三天,不知道是有多遠?如果是穿過這兩個省,才三天時間,那以馬車的速度是不可能的。難道是普通地級市的大???葉晴換算著數(shù)據(jù),感覺是差不多了。
入了城之后,他們便尋了一處客棧住下,真要好好休息一下,這幾天真是累的不行,剛開始的時候還有股新鮮勁,第一次離開了葉齊郡,看著車外的風景是那么的別樣不同。
這寒冬時節(jié),大地基本都蓋上了白皚皚的厚雪,不過總有傲氣的松柏抖掉了樹冠上的雪,露出顯眼的青綠色,勢要為這單調(diào)的白色增添點色彩。有的山腳下,沒有光禿了樹枝,泛著枯黃的樹葉,像是做最后的掙扎。越往山上走去,一股涼意中裹挾著濃濃的森林氣息,讓人忍不住深吸這沁人心脾的空氣。
只是隨著路途的增加,葉晴也慢慢適應了這環(huán)境。這馬車的顛簸程度可是和現(xiàn)代轎車是天差地別,這么顛簸三天三夜,無論是誰第一次坐這長途馬車都會受不了。葉晴也是有點暈車了。到了客棧房間,也不吃飯,就沉沉的睡去。
待到第二天黎明,恢復元氣的葉晴,舒舒服服的在被窩里伸了個懶腰。閑散的葉晴還是記得要去見駕的。他不敢再睡下去,不然這回籠覺什么時候醒都不知道?;鹚俚钠鸫?,穿起了衣服,再披上這虎皮披風,好一個暴發(fā)戶的熊樣。
葉晴順著地圖,找到了行宮的那條街,但沒去叫門。這么早去打擾人家,不是太好。便逛起了街。京都還是跟葉齊郡差很多,京都肯定是愛吃羊肉的,這整條街都散發(fā)著濃濃的羊膻味。但這味道,讓葉晴開始感受到饑腸轆轆。他也不知道哪家的好吃,便來回了探了幾家,最終選擇了一家人最多的坐了下來。葉晴先是看看周邊的人都吃什么,然后也依著旁人一樣,要了兩個燒餅,一大碗羊雜湯。店小二火急火燎的端著羊雜湯放在葉晴面前,湯都差點撒了出來,不過這么快的速度,這么熟練的上菜,想必這湯撒不撒都在他的控制范圍之內(nèi)。葉晴圍著碗邊,吮了一口湯,看著熱情騰騰的羊雜湯,卻不會燙的難以入口,而是剛好的溫暖,先是溫暖了唇邊、口腔、接著順著食道,再到胃里。這一口湯,走了這么一遭,葉晴整個人都暖了起來,食欲也被完全調(diào)動了起來。最終吃了四個燒餅,一碗羊雜湯。
美味的享受總是短暫,葉晴吃完早飯呢,天也才剛剛亮。此時還是太早,葉晴沒有去打擾行宮那邊,還要待到太陽45度斜照大地時,再去看看吧。
這理由完美,讓葉晴安心的開始四處閑逛。京都想必也是比葉齊郡更加富有,看著沿街店鋪的裝修,來往行人的著裝,都能反應出這一點。對了,葉晴突然想到自己的鳳凰書店、思遠堂、乞巧樓,葉晴翻看這地圖,順著指引,先是快速找到了乞巧樓,因為他最好找,三層樓高,走到大致的街道,就能快速看到乞巧樓。京都的乞巧樓可是更加宏偉,占地面積更大,每一磚每一瓦也都看起來更加精致。隨著葉晴的進去,有一店員也跟在身旁,問道:“公子可是要置辦布匹?還是尋人?”單獨的一個大男子走進乞巧樓,著實很奇怪。葉晴淡淡說道:“沒事,我只是逛逛。”出于服務態(tài)度,那男子還是跟著葉晴,葉晴眼睛掃到哪里,他就介紹到哪里,業(yè)務程度十分熟練。葉晴看完,便要往二樓走去,那人也緊跟其后,說道:“公子,您可能更適合去三樓看看,那里有上好的布匹。而且我們的布匹可以說是整個齊武國最好的。我們乞巧樓的名號,也是響當當,在各郡都有我們的分店?!边@人滔滔不絕,在上樓轉(zhuǎn)角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