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與楚聯姻,無人提及要與燕聯姻。嬴政突然從王座上站了起來,向前走了幾步,目視著群臣。呂不韋本來站在王座前方一側,側身面對著群臣,見嬴政突然起身,驚訝之際轉身面對嬴政而拜,殿中頓時安靜下來,群臣皆低頭不語。
“寡人與燕太子丹兄妹情深意重,欲與燕聯姻,仲父對寡人道:‘帝王無私情,大王將有后宮佳麗三千,聯姻之事因利而定,非據情而論!既然講利不論情,寡人何不將齊、楚、燕三國的美人都娶了,如此豈不是利上加利?諸位論了半天,寡人都聽到了,寡人今日就給你們兩個選擇:若是論情,寡人就娶燕國公主,若是講利,寡人要同娶三國公主!”嬴政說完拂袖離去。
群臣愣在殿中半天不出聲,沒想到這年紀輕輕的大王,竟然說出這番讓人無法反駁的話來!嬴政走了,也意味著退朝了,殿中群臣開始隨意議論起來。
“大王要娶三國公主,也不是不可以,只是要有個先后吧?若是同時娶三國公主,古來王者也沒這個先例啊?”蔡澤道。
“大王說得很清楚,就是要同娶三國公主為妻!”隗狀道。
“即使是同娶,總要有嫡庶之分吧?不然將來立誰為后?”羋宸道。
“立后之事到不著急,至于嫡庶,的確難分!”魏繚道。
“分了嫡庶,后位不就明了嗎?”羋啟道。
“那就不分嫡庶,無論嫡庶與后位,待到將來大王親政了,由大王自行決斷!”魏繚道。
“哪有不分嫡庶的,如此豈不是亂了套了?” 嬴傒道。
“古來尊卑有序,不分嫡庶,成何體統?” 嬴摎道。
“也不是說不分,只是眼下不分,將來由大王自己分!”魏繚道。
“這倒是個辦法!”蒙驁道。
“好辦法啊!眼下只有這個辦法,才能解了大王留下的難題!”隗狀高興道。
眾人又議論了一陣,都覺得只有讓嬴政同娶三國公主,暫不分嫡庶的辦法最好。呂不韋聞后心中暗暗歡喜,欣然同意了這個方案,并讓陽泉君羋宸去辦這件事。
商朝末年的妲己是歷史上有名的禍國殃民的女子,也是姜太公的死敵,姜太公對女人沒有一點好感,在留給嬴政的天書中,同樣也將他對女人的偏見傳給了嬴政。在嬴政的內心,他并不看重自己的婚姻,他接受了姜太公的觀點,同樣輕視女子,他覺得娶誰都一樣!
多年以來,嬴政從理性和感性上,都將仲父呂不韋視為自己的父親。理性上,嬴政知道姜太公是姜姓呂氏,而他是姜太公的傳人;感性上,嬴政感覺到了呂不韋的拳拳父愛,卻對嬴異人毫無感覺;更有甚者,嬴政早已發覺了自己腳板下的一個清晰的暗紅色的“呂”字!
嬴政和姬丹兄妹的關系,呂不韋不是不知道,當呂不韋讓嬴政娶楚國驪婲公主的時候,在嬴政的內心激起了極大的反感。此時的嬴政正處于青春叛逆期,雖是“天生王者”,同樣逃不過“父子天仇”的宿命,對于仲父的獨斷專行本就不滿,而仲父又不考慮他的感受,所以故意以要娶姬筠為由跟他唱反調。嬴政本無意娶三國公主,只是隨口一說,原想給仲父和群臣出個難題,沒想到經過群臣一番議論,竟然真將此事提上了議程。
兒子能娶三國公主,秦太后趙姬自然也不會反對,但她要求兒子的婚期由自己定。數日之后,嫪毐封了長信侯,并有了長信侯府,朝中上下議論紛紛,嬴姓宗室之人更是義憤填膺,深以為恥!
這一年入冬,趙姬躲到雍城生下了她和嫪毐的孩子,次年春,嬴政大婚,同日娶了齊國的妱妤公主、楚國的驪婲公主和燕國的姬筠公主。
嬴政成親之后,向仲父呂不韋提出要親政,呂不韋不同意。嬴姓宗室成員一直被外客和外戚壓制著,也希望嬴政早日親政,改變現狀,重用嬴姓子弟,十分支持嬴政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