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閉了店門,大家圍坐開會。青枝本想斗志昂揚地說一番“讓南門再次崛起”這類的話,但是大家只聽律子川的。
所以最后只是律子川平靜說董湛愿意拿出大麥種子來與酒坊合作釀酒,又高價買來釀造技術愿意傳授給青枝,問大家以后愿不愿意在酒坊幫忙?
蘇大他們剛剛經歷過大起伏,靠著這店鋪稍微恢復了一些元氣,聽說要折騰轉行,都有些遲疑。
李大娘的兒子還算有出息,晚年不用擔心,她最快做出了決定“好啊!我反正做事不為了賺錢,就為了和你們親近些!”
武大郎沒有成親,一人吃飽全家不餓,也道“我去!早就聽說酒坊賺錢多!”
蘇大家中有妻兒,比較謹慎,問道“釀酒許可證已拿到了嗎?”
得到了肯定的回答之后,蘇大低頭良久,堅定道“我去!不過我們以前沒在這個行業待過,還要子川和青枝多加提點,我會用心多學的。”
又笑著對宋青枝道“青枝,你總算找著發財之道了!”
這事就這么定了下來,食鋪暫時仍開著,只是產品減少了,大家這陣子都酒坊食鋪兩頭跑,輪流照管。
酒坊這邊,青枝親自去尋了木匠,做好各種器具,又找來泥匠做了烘爐,做好了之后她很滿意不得不說古代的手藝人就是有本事,就憑她寫寫畫畫那一堆紙,工匠們竟能做出這樣像樣的設備來。
過了不久,董湛親自帶人送來了成熟的大麥,又趁律子川不注意,將青枝拉到一邊道“這次只種了樣品的量,要是樣品可以,擴大種植面積的話,成熟期應該不會這么快,估計加上靈水也得個三個月左右,太快了村民也會疑心。”
青枝正要說那你決定就好,律子川走了過來,兩人才住口了。
第一步工序是浸泡大麥讓它發芽,釀酒需用麥芽。
古代溫度與濕度不好控制,青枝只能在腦中回放攻略,耐心教給律子川、蘇大等人手動翻麥,大家在酒坊中一遍遍翻動麥粒,好保證每一顆麥粒發芽的進度一致。
宋青枝我好想念溫度計和濕度計。
三天后才開始在烘爐烘焙第一批發芽的麥粒,青枝因為第一次沒有把握,做了好幾批不同的嘗試,都讓律子川詳細記錄下來。
蘇大等人也都凝神學習,每一步都小心翼翼。
轉眼半個月過去,麥酒到了發酵階段,因為溫度很難控制,這幾天晚上都是大家輪流守夜,憑前幾次失敗的經驗掌握烘爐的火候。
陳氏因為考慮青枝未嫁,一向只讓她與自己或李大娘一起守著,這晚本該律子川與李大娘守夜,但青枝因著發酵已失敗四五次,心中著急,仍是趕了過來。
陳氏知道李大娘是個老成的,便也沒有阻止青枝,由她留在酒坊,畢竟釀酒幾次不成功,大家都有些沒底。
夜已很深,溫暖的發酵室中,青枝坐在律子川帶來過夜的軟綿綿被褥上,耳中聽見烘爐中柴火燃燒、發酵桶中也傳來泡泡碎裂那樣輕輕的聲音,覺得很安寧。
李大娘年事已高,已在烘爐旁竹榻上睡著了,發出微微的鼾聲。
律子川坐在墻邊一張小凳子上,也已累得睡著,這一陣他守夜的次數是最多的。
幾縷黑發散在他額頭,更顯得皮膚蒼白,睫毛投下深深的影子,鼻梁挺直,薄薄雙唇抿著,平添了一分倔強的孩子氣。
宋青枝托腮盯著他看,平時看起來是個神仙顏值,睡著了怎么突然變成超級無辜的小可愛?
她走到他身前,將他額上亂發拂開。
他的臉頰看上去很軟很軟,好像小嬰兒的臉蛋一樣軟,青枝鬼使神差,在那臉頰上親了一下。
親完睜開眼睛,正好對上了一雙狹長的鳳眼,那眼中有紅霧,也有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