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之人都是飽學之士,大小書院都是見識過的,在金水書院轉了一圈,沒覺得有哪里特別。好在這地方確實挑得挺好,外頭一片秋意肅殺,漫步其中竟感覺有些暖和。
蘇輅領著一行人登高望遠,真要說的話,也算不得高,也就是個隆起的小土包。不過到了山包上往下看去,的確可以看見書院內外處處金黃,頗有些“滿城盡帶黃金甲”的氣勢。
蘇輅叫人修了個新亭在山包上,一行人臨亭而坐,極目遠眺,四周河網(wǎng)密集,江河上客船、貨船往來不斷,一派繁忙景象,倒叫人生出不少感慨來。
蘇輅這廝,還叫人選了批機靈的學生,分別背著筆墨跟在歐陽修等人身后,事無巨細都給記一記。
要是他們有什么感慨,一定得一字不漏寫下來,要是他們啥話都沒說,就描述一下他們眼神幽深、神色悠然、姿態(tài)儒雅之類的。
反正來都來了,肯定得留下點什么,堂堂朝中大佬,總不會是來湊數(shù)的吧!
劃水是可恥的,咱不提倡這種行為!
眾人在亭中小歇,早有人煮著茶等待客人到來。梁山長激動到不行,挨個給韓琦他們端茶,要不是早上被蘇輅敲打過,說不準還會手抖!
蘇輅看得直搖頭,滿心愉快地跟大佬們吃茶聊天。
一想到以后自己能和媳婦兒每天在書院里頭上上課看看書,他心情就好極了。他們這個年紀,就該無憂無慮地過校園生活!
至于什么家國大事,只需要慫恿大佬們去忙活就可以了!
蘇輅美滋滋地陪大佬們游覽完整個金水書院,便迎來了喜聞樂見的聚餐時間。
照顧到每個人的口味不一樣,菜品準備得很豐富,蘇輅還表示要是菜品不合胃口可以不吃,一會可以給補個火鍋或者常餐,現(xiàn)在主要是想展示一下書院的日常伙食。
在場的人之中,連資歷最淺的王安石都曾下過基層,在吃的方面怎么會特別在乎?
王安石對蘇輅這種面面俱到的做法很是不屑,讓蘇輅別磨磨唧唧,只管上菜,真不好吃難道他們還會照顧他面子不成?
蘇輅見自家老師這么開口了,便給大佬們先上了書院的食堂餐,是炒出來的大鍋菜。
炒菜最要緊的是油要好,油不好整鍋菜都砸了。如今擺在眾人面前的一溜炒菜可以說是色香味俱,顯見用的都是好油!
這樣的菜給學生吃,書院收的束脩能回本嗎?
等得知蘇輅還準備給學生免學雜費、食宿費,司馬光皺起眉頭。他目前在三司做事,對數(shù)字頗為敏感,知道一頓飯花的錢雖然不多,但供給一百人乃至于幾百人的一日兩三餐可不是個小數(shù)目!
司馬光看向蘇渙和張方平的目光頓時變了。
想想吧,蘇輅一個小孩,手里頭絕對沒幾個錢。
這肯定是蘇渙和張方平掏錢出來給蘇輅堆前程!
現(xiàn)在問題來了,蘇渙和張方平在三司衙門貪了多少錢,才能供蘇輅這么揮霍?
張方平雖然是自己的上司,但他也不想同流合污,眼睜睜看著朝廷的錢落入個人的口袋,拿來給個半大小子邀名買譽……
司馬光覺得自己要是在諫院,現(xiàn)在肯定已經(jīng)捋起袖子回去寫折子參張方平一本了!
司馬光不由看向好友范鎮(zhèn)。
范鎮(zhèn)也正聽著蘇輅侃侃而談,見好友望過來,不由有些納悶。司馬光不曉得蘇輅的底細,范鎮(zhèn)卻是知道的,前兩年蘇輅這小子就靠著章回體話本大賽賺了一大筆錢,去年又伙同趙仲鍼、王雱兩人搞了個炭行,搗騰出個蜂窩煤和暖炕,簡直數(shù)錢數(shù)到手軟。小孩子嘛,用不著辛苦養(yǎng)家,手里有了錢可不就使勁地花嗎?
這些事都是范鎮(zhèn)族侄給他講的,邊講,族侄還一個勁地感慨“了不得啊,真是了不得”。
人這么多,范鎮(zhèn)也沒和司馬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