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了。
張菀柔說道:“娘,你再這樣給我塞鋪子,嫂嫂她們要生氣了。”
馬氏向來是潑辣脾氣,聞言笑罵:“她們生什么氣,家里的錢可都是你爹攢下來的,我愛給誰給誰。她們要是生氣,也該怪自己男人不爭氣!”
她花她丈夫賺的錢,礙著誰了?
生了他們還不夠,還得她把副身家掏出來補貼他們小兩口才算是母愛如海?
張菀柔又替自家兄長辯駁起來:“大哥他們哪里不爭氣?不都早早中了進士?”
馬氏說道:“就是進士才糟心,一年到頭見不著人。”
張菀柔說道:“不是還有三哥嗎?”
因為張方平和馬氏都已年過半百,所以張恕早就決定不參加科舉,平日里在家侍奉雙親。
在這一點上,蘇轍也做了同樣的選擇。
目前蘇軾出去外地做官,蘇轍留在京城謀了個閑差,方便照顧體弱多病的程氏以及上了年紀的蘇洵。
便是蘇輅家里,也有蘇不危這個常年住在家中的兒子頂著。
馬氏說道:“我自有打算,給你的你就收下。輅哥兒對錢財不上心,大筆大筆的錢花起來眼都不眨一下,往后恐怕是個能散財的,你須得好好操持手里的鋪子,把家宅之事打理妥當。”
張菀柔聽著馬氏殷殷叮囑,面上乖乖應了,心里卻隱隱覺得自己以后要操心的恐怕不會是家宅之事。
雨接連下了兩日,蘇輅也在家住了兩日,接受他爹和他岳父輪番的思想教育,蘇渙兩人都讓他下次做事之前先和他們商量商量,別仗著自己在韓琦等人臉上刷過臉就誰都敢找。
要是換個沒魄力的人,直接當做沒聽說過此事,豈不是會錯過這次老天難得給出的預警?
蘇輅自有自己的判斷:“吳府尊既然能為了一個應對之策親自去金水書院找我,自然是個有大魄力之人。”
張方平和蘇渙聽了,沒再多說什么。
這小子年紀雖小,主意卻多。照理說以蘇輅與他們的關系,在朝中應該與他們綁在一起才是,偏偏蘇輅已經有脫離他們、憑借自己的能耐結交朝中要員的趨勢。
兒子有出息,女婿有前程,他們都應該挺高興。可高興之余,他們心里又莫名有些失落,感覺孩子養在身邊還沒看幾眼,他就咻地一聲長大了,根本來不及讓他們把自己的經驗傾囊相授。
蘇輅沒那么多煩惱,他見情況不錯,上個月發現的疫情暫時沒有反撲的跡象,便安心地在家歇了兩天。
到天放晴了,蘇輅又跑張家接了他張妹妹回書院去。
經過三天的休整,書院已經恢復原來那秩序井然的模樣,被梁山長放歸家中的學生們也陸續回歸。
經此一事,學生們不僅把蘇輅看得更高,還把書院當做自己的第二家。
要知道沒有書院這邊發出的提醒,他們家中損失會更大,能不能繼續讀書還不一定!原本有些人學蘇輅那套新教材時消極怠工,準備渾水摸魚蒙混過關,如今也完不一樣了。
具體體現在追著蘇輅討論問題的人越來越多,本來蘇輅小半個時辰就能溜達完整個書院,如今至少得花一個時辰才能走完!
蘇輅雖然被人追得有些發憷,卻還是為這一茬茬人的茁壯成長而欣慰不已。要不了多久,他就可以搬運一些微不足道的小發明,讓底下的人哼哧哼哧搞研發,最終拿出去收割達官貴人、富賈豪強那鼓鼓囊囊的荷包了!
投資教育,絕對不虧!
這場地震還給書院帶來了一個小變化,它在書院旁沖出了一個淺淺的小湖,四周的山澗匯入其中,最終流向金水河。
本來梁山長準備組織學生去把它填了,蘇輅過去溜達了一圈,決定把它圈入書院范圍,整成游泳課場地。
開封這邊河流眾多,水患頻發,學習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