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都這廝剛剛還口口聲聲愿意聽從他的號令,可現(xiàn)在卻公然頂撞他,這讓文丑很不爽。
只不過,文丑考慮到自己初到汝南,立足未穩(wěn),不宜明面上妄動龔都這地頭蛇,便暫時將殺機隱匿起來“龔校尉,汝南乃是富庶之地,軍需所用只需依法向百姓征收即可,何必劫掠百姓,做這竭澤而漁之事。”
“如今大敵當(dāng)前,如果因為劫掠百姓而惹得民怨沸騰,內(nèi)部生亂,那我們莫說打敗曹賊了,就連保住自己的性命都成問題。”
“再者,黃巾軍的弟兄大多出身窮苦百姓,劫掠本就苦難的鄉(xiāng)里鄉(xiāng)親,這又于心何忍?”
劉辟覺得文丑說的在理,當(dāng)即出聲附和道“上將軍所言極是,汝南富庶,我們只需依法征收錢糧即可,無需將事情做絕,招來老百姓對我們的怨恨!”
聽了劉辟這番話,文丑心中暗道“劉辟這人不但忠義,還有不俗的見識,算是個人才,可以一用。”
文丑暗贊了劉辟一番后,又將刀鋒般的目光投向了龔都,龔都被文丑盯得不自在,只得小聲同意文丑的第一個提議。
文丑見場面不錯,趁熱打鐵說道“本將軍第二個提議便是,劉校尉、龔校尉你們的部下需要重新整編,統(tǒng)一聽從本將軍的調(diào)遣!”
劉辟見文丑要收兵權(quán),微微有些遲疑,但思考一番后,仍舊決定聽令行事。
不過,龔都卻是又鬧騰起來“上將軍,你這第二個提議也不妥,龔某麾下的八千弟兄都是龔某辛辛苦苦拉扯起來的,憑什么讓龔某交出去?”
文丑眸光變冷,手按佩劍的同時,冷聲問道“龔校尉,莫非你想違抗本將軍的號令?”
“當(dāng)然不是,上將軍有令,龔某自會帶著手下弟兄上陣,可要龔某交出兵權(quán),這卻是萬萬不行!”
“你當(dāng)真不愿?”
“這事沒得商量!”
劉辟眼看文丑和龔都要起沖突,連忙勸說龔都,可他勸了半天,龔都就是不答應(yīng),且還叫嚷著如果文丑堅持如此,他就帶著部下拍屁股走人。
文丑看著咋咋呼呼,不將自己放在眼里的龔都,心中知曉,這廝名義上奉袁紹為主,實際卻只想借袁紹的名頭,堂而皇之地為自己撈油水。
既然龔都這廝如此沒有眼色,那就別怪自己出手狠辣了,文丑心中的殺意濃郁到極點,就要當(dāng)場拔劍殺人。
也就在這時候,關(guān)寧出于某種考慮,卻是給文丑打眼色,示意現(xiàn)在不可動手關(guān)寧的提醒讓文丑冷靜下來,想到當(dāng)堂擊殺龔都會造成的不利影響,文丑最終將殺意收斂,語氣淡然地對龔都說道“龔校尉,本將軍知道你之所以不同意,也是想親率部眾更好地為袁公效力,既然如此,那本將軍便不收編你的部眾了,不過…”
“看來,文丑也只是外強中干的貨色!”龔都見文丑妥協(xié),心中產(chǎn)生了這樣的錯覺,不以為意地問道“不過什么?”
“本將軍收編了劉校尉的部眾,卻對你例外,這樣似乎對劉校尉很不公平啊!”
不等龔都接話,劉辟已搶先開口“上將軍放心,末將既然決意歸順上將軍,那不論上將軍做出什么樣的決定,末將都不會有絲毫怨言。”
劉辟很通情達理,配合得也很不錯,文丑暗暗點頭,心中暗道劉辟可以大用于是,文丑拍板做出決斷,將劉辟所部一萬黃巾軍整編,至于龔都的八千黃巾軍,名義上雖然歸屬文丑,但實際上仍由龔都統(tǒng)領(lǐng)。
當(dāng)晚,文丑的臨時書房內(nèi)。
文丑饒有興趣地問向關(guān)寧“毅之,你剛才為何阻止本將軍擊殺龔都那廝?”
關(guān)寧知曉文丑這是在考較自己,仔細思考后回道“龔都那廝不服主公自然該殺,不過,主公要殺他有千百種方法,根本不用主公當(dāng)堂出手,畢竟,如果主公當(dāng)堂殺了龔都那廝,不但會激起龔都部下的反抗,還會讓劉辟生出兔死狐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