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村被漢奸給突擊以后,是李久讓秦富貴帶著鄉親們主動撤離的?,F在,七班又回來了,秦富貴自然是高興。
按照團部的布置,秦富貴再次把鄉親們組織起來,重建家園。趙大娘帶著小孫女也回來了,兩頭毛驢也跟著回來了,只不過母驢的肚子已經很大了。
“為了保證無名村的安全,我們七班不會駐扎在這里,我們要到前面的那個河灣去建立新基地,你們站在山頭上就可以看到那里,不過要是走路恐怕得小半天了?!闭驹谏筋^上,李久指著遠處蜿蜒的大沙河,“今后,只要那里接上火,你們這里就能看見,有時間組織鄉親們轉移?!?
“那個地方我知道,當年我們也想在那里建村子,可是每年到了夏季,山洪下來就很危險,而且,那邊光有河灘,沒有地,我們農民沒有地是不行的?!鼻馗毁F叼著煙袋鍋子說道。
“在那片河灘地北邊的山里,有一片荒地,我看是可以開發的,你們真正沒有在那里扎下來的根本原因恐怕還是當時橫行這里的土匪,現在我們來了,土匪肯定是要滾蛋的。村里要是還有勞力,不妨依托我們在那里開荒,好歹到了秋后也有點收成,至于那山洪嘛,我想不一定有那么厲害……”
七班在無名村呆了三天,然后就向那個河灣處進發。
在土工作業方面,李久是受過正規訓練和教育的,依托地形,李久把河灣的中心設計成了一個觀察哨加防御陣地,三面環水,正好成為天然屏障,不管是豐水期還是枯水期,大沙河里總是有水,這也是流經到璋德縣水運里程里的一個重要水源之一,也就是說,只要膽子大敢漂流,從團部的槐樹村經大柳莊再經過這里可以直接漂到縣城里去。只不過這里的河流落差大,不能像南寨集那邊通航,但是,這并不是說在夏季乘坐木筏子就不能經水路進入璋德縣的水域。事實上早在幾十年前,當地就有人這樣干過。
進入了河灣,選擇好攻防位置后,李久就開始讓渾身都是力氣的石頭和銅鑼上山砍樹,在距離彎的正中向后是七班的駐地,聯排的幾間木屋很快就蓋了起來。七班到了這里的第三天,秦富貴就帶著無名村里的壯勞力到了,他們一是幫助七班蓋起了房子,二是去這山后看看能夠開墾的荒地,以前沒有七班在,他們就是干了也是白干,現在有八路軍撐腰,他們不怕。
按照李久的指點,在三面環水的正中間的山包上修建了一座半地下的碉堡,外面用厚厚的河沙攪拌著泥土磊上,在三面均有2個射擊孔,這也是李久學的土工作業的標準范本。八路軍是有紅軍轉化而來,由于長期處于武器不足以弱打強的環境里,使用的戰法都是運動戰和突襲戰,在陣地防御上著墨不多,這也是為什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的原因之一。相反,國軍在陣地戰上比較注重,即便是在軍閥混戰的時候也都是打的陣地戰。
難道說李久就打算用七班這點人跟鬼子打陣地戰嗎?當然不是,李久是看中了這里奇特的地形,即便是在冬季枯水季節,大沙河仍然有水流,可以徒步涉水過河,但是,那仍然會給攻擊者帶來麻煩,只要半埋式的碉堡能夠扛得住鬼子的山炮轟擊,那么里面的機槍仍然是過河敵人的噩夢。這樣的地形不利用,李久就不是李久了,只要碉堡可以吸引鬼子,那么埋伏在外線的火力就可以吊打進攻的敵人,這也是李久構想的一種新打法。
石板村,目前沒有駐扎鬼子,只有偽軍一個連,他們的作用就是卡在這里收稅和盤剝過往的客商行人。自打鬼子下令禁止貨郎進山之后,石板村已經日漸蕭條,實力強一些的坐地戶已經紛紛離開向縣城轉移,留下來的要么是世代居住在這里的原住民,要么是被逼無奈無處可去的貨商。
璋德縣是華北大平原靠近太行山最近的一個大縣,也是戰略地位比較敏感的地方。縣里光是重要的交通樞紐就有好幾個,鬼子一開始在這里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