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棧,所有的人員早已是枕戈待旦,而普通的老百姓已經向大山里轉移,棧村那邊的莊稼地早在幾天前就有八路軍幫助收割后儲藏了起來。包括無名村的秦富貴,整個奇棧周圍十幾里已經“堅壁清野”。
三營堅守在奇棧,一槍不打的放鬼子進山是不可能的。缺德團長給三營的任務是“遲滯敵人進攻四小時”,然后后撤到大柳莊附近待命。易云龍對周大元說,“要充分揮七站的工事優勢,地利優勢,利用永固型的交叉火力點,大量的殺傷敵人,奇棧不需要死守,要把鬼子打急,打得失去冷靜,隨后就撤,鬼子能夠追擊的只有步兵,他們的戰車大隊根本就進不了山?!?
周大元跟李久那算是老鐵,李久的一些鬼門道他也學了個不離十,在后撤的路線上,不僅埋設,還在一些懸崖上埋設了,只要下面的鬼子觸到機關,那么半山腰上的就會爆炸,跟著來的就是山體塌方和滑坡,在這一點上,周大元可以說是把原來七排的“手藝”揚光大了。
而在五里牌和十里鋪那邊,分別有二營和一營,他們的任務也很簡單,目的仍然是利用有利地形大量殺傷鬼子的人員,第一步是沿路阻擊,攔截,讓鬼子不能輕松的在山道上行走,逼迫鬼子最后要在五里牌的那塊細川一再倒霉的空地上宿營,而在那塊空地上,二營早就預埋了大量的土。自打李久搞出了黑之后,山里的許多村子都在生產這種黑,林林總總的積累了不少。分別埋設在五里牌的幾個關鍵地方,每個地方埋設的都在百斤以上,真要是炸起來,也是很恐怖的。有了這些預備,獨立團要跟鬼子四個步兵大隊周旋并非不可能。
按照易云龍的構想,在戰斗的初期,要把鬼子消磨的人困馬乏,把鬼子的火逗上來,讓鬼子失去理智,這樣戰機就出現了。在易云龍看來,陣地,可守可不守,不怕家里的壇壇罐罐被敵人打爛,重要的是誘使或者逼迫鬼子分兵,在運動中消滅敵人,這也是易云龍在分析安縣作戰報告時總結出來的道道,他對李久的用兵很是佩服,因此,也想在熟悉的山里跟鬼子玩一把。他最后的目的是把鬼子引到獨立團部所在地槐樹村,槐樹村目標很大,是鬼子認為的終極目標。易云龍正是利用鬼子的這種心態,把槐樹村一帶做了深層次的布置,按照易云龍的心里的目標,這次至少要消滅鬼子一個大隊,怎么說自己也是李雜碎的老上級,不會連李久他們都不如吧?要是在反掃蕩中連鬼子的一個大隊都沒有消滅,這一條龍還有什么臉面去分區與那些老戰友打招呼?
易云龍思來想去,要想做到戰斗目標,關鍵是要在槐樹村引誘鬼子進一步分兵進山清剿,只要到了山里,那就是八路軍的天下。
柳下旅團這次進山清剿可以說是人數多,兵力足,火力兇猛。但是,實際的情況卻是讓前面的部隊舉步維艱,由于山道彎彎,山高路險,基本上每個聯隊的重炮和騎兵都無法進山,在奇棧,戰車大隊甚至都靠不近攻擊的戰位,只能遠距離用他們那種紙皮坦克上的小炮支援一下,打了幾炮現射距夠不著,也就只好退回石板村去歇著了。
而在南寨集那邊,一條土路勉強可以通到五里牌,鬼子的炮兵大隊費勁巴力的一天走不了2o里,鬼子的騎兵大隊也在這里無法施展,因為這里全是山谷,土路在山谷之間,根本沒有騎兵可以馳騁的地方,為了這幾百匹牲口,還得攜帶大量的草料,戰馬光吃草是不行的,為了給這些戰馬草料,鬼子還得帶上一個輜重中隊,遠遠看上去,就像是一群拖兒帶女的難民。
弄到最后,每條路線上也就是進去了二個步兵大隊,即便是這樣,那也是四千多鬼子進山了。從兵力上說,鬼子這次來的不善。
鬼子的步兵進山了,把一些炮兵和戰車以及騎兵部隊都扔在了山口,消息傳回司令部,柳下也不得不進行了戰術調整,他要求所有的炮兵和騎兵都要攜帶步兵武器,隨時當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