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票號也叫票莊,其總號并不是在山西,而是在北平。之所以被叫著山西票號的原因是,票號首先由山西商人發起組建,其次,在經營票號的多為山西人,故被稱為山西票號。所謂票莊是介于錢莊與現代銀行之間的一種民間金融機構,在晚清和民國初年,現代銀行業出現,極大的壓縮了票號的業務空間和生存空間。
不過票號也有票號的好處,票號出具的銀票是實打實的以銀元為基礎的,實力雄厚的山西票號在其全國的業務范圍內可都是通存通兌的。比如,你在北平總號開出的銀票,就是到了昆明同樣可以兌現銀元。只是,到了民國初年后,現代銀行業興起,同時鈔票的出現使銀本位的票號幾乎無法生存,許多票號不是倒閉就是倒退回去改為了錢莊。根據記載,最后一家票號于1934年歇業。
可是實際上,票號在改頭換面之后仍然存在,比如,喬致庸創立的“大德通票號”早在1932年就改為了銀號,表面上是個類似小型放貸的錢莊,經營的也是法幣之類的紙質鈔票,可是在私下里,銀元仍然是各類大宗交易的主要通貨,就是在蔣介石下令禁止銀元流通的時候,他獎勵部下的不還是大洋嗎。
進入全面抗戰之后,在國府區流通的是法幣,在日戰區里流通的是什么?最早的時候是華北偽政府發行的法幣,可是沒過多久,這個法幣老百姓就不認了,有實力的商人還是使用銀元和銀票,而老百姓沒有銀元,有的使用銀毫子,有的干脆就以物易物,形成最原始的交易模式,這也是為什么馬二狗建議從青島和天津販來貨物換取本地糧食和土特產的道理。老百姓沒有銀元買東西,只能換。而換出去的山貨和皮貨,到了北平天津都是獲利數倍。用布匹和小百貨換回來的糧食也是有利潤的,事實上馬二狗他們是利用工業產品對農業產品的剪刀差兩頭獲利,把利潤換成征糧的指標,就是這樣,馬二狗在天津的合伙人也沒有少賺。
山西商人歷史上叫晉商,追根溯源可以追到隋唐時期。據說當年唐朝的開國皇帝李淵在太原起兵的時候,就有一個大商人武士彟用財力大力支持,這個武士彟可算的是晉商的鼻祖了,最后做到了工部尚書的大官,當然,武士彟沒有他女兒有名,他的女兒就是大名鼎鼎的武則天,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山西商人發展到了抗戰期間已經式微,可是不等于山西就沒有名人了,孔祥熙是從山西走出去的,還有一個人就不得不提,那就是閻錫山。
閻錫山外號閻老西,這個西得讀出“芯”的音才是正讀。從辛亥革命開始,閻老西就掌控了山西,成為民國政治舞臺上的一個人物。蔣
介石瞧不起他,說他是個小心眼的土老冒,連山西修的鐵路都是窄軌的,怕外面的軍閥利用火車運兵。就是這樣一個閻老西,可謂是山西政壇的常青樹,到了抗戰期間,他在抗戰和避戰之間搖擺選擇,他的部隊號稱“晉綏軍”,與國府系還真是有區別的。七七事變后四個月,太原就丟了,閻老西退守晉西南,在黃河附近的幾個縣里規避,依托地形和山勢勉強偏安一隅。晉綏軍一部分在傅作義的指揮下轉戰綏遠,在那一帶與日軍周旋,說傅作義是抗戰名將也就是因為他一直在綏遠熱河一帶堅持抗戰。
原本閻老西在太原是有一個很現代化的兵工廠的,不僅可以造步槍、輕機槍,還可以造迫擊炮、山炮等大型武器,而且,也有全套的造幣設備。可惜,太原失守的太快,說是太原保衛戰,其實也不過是打了五天就把太原拱手相讓了。
現如今的閻老西縮在晉西南,手上也有好幾萬部隊,這些部隊需要裝備,需要物資。他們可不能像八路軍那樣“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他們也不會自力更生,只能是通過關系出去買和找老蔣要。老蔣家里也沒有余糧啊,所以,晉綏軍從中央軍那里獲得的武器彈藥是很有限的。所以,閻老西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