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下旅團這一路上很順遂,完全沒有受到任何干擾,直接穿過了安縣就到達了陰縣,然后下車開始按照預想的方案進行追剿土八路。還沒等柳下重治把部隊全部展開,身后平光縣的鐵路上就出事了,又是一場“撕心裂肺”“肝膽俱裂”的大爆炸,李久帶著小分隊將緊跟在柳下專列后面的一列彈藥車給摧毀了。
李久的用意很簡單,那就是放過南下的鬼子,然后再破壞鐵路,讓南下的鬼子無法獲得補給和彈藥,不管打不打仗,身后鬧起來都是影響軍心的。另一方面,鐵路破壞之后,柳下旅團就很難進退自如了,再想往回調動至少要花點時間修鐵路吧?日軍雖然戰力強大,可是他們靠步行長距離機動的能力卻是遠遠不如中國軍隊。當年,滇軍和川軍出來抗戰的時候,那可是靠腿走出來的,而日軍不是鐵路就是輪船,再不濟的也要乘坐汽車。放眼當時的世界各國軍隊,進行大范圍遠距離機動,用腿來解決問題的只有中國軍隊,是真正的“步兵”。
可是李久沒有想到石頭的那兩顆炮彈居然炸得又是軍火列車。這趟列車是緊急向南線調集彈藥的專列,陰縣湯縣兩個倉庫被毀極大的影響了黃河沿岸的鬼子部隊的彈藥補給,在鬼子前線指揮官看來,如果自己身后沒有一個基數的彈藥做預備,他們就心里沒底,就不敢出擊。要知道,他們對付中國軍隊靠的是什么?就是火力,而火力的保證是什么?就是彈藥的補給。因此,在日軍對華作戰的所有項目中,彈藥補給始終是排在第一位的。兩個倉庫被炸,鬼子前線緊急要求軍備動用存儲在天津和保定的庫存,于是,跟著柳下旅團專列后面的就是滿載著各種炮彈子彈以及炸藥的軍火專列,偏偏湊巧就遇上了石頭安設的炮彈地雷。
炮彈地雷的威力是驚人的,第一顆是在火車頭過去后被石頭引爆的,在李久看來,開火車的有可能是中國人,沒必要讓他們跟著鬼子殉葬,所以,他下令放過車頭,可是他沒有想到,第三節車廂開始,接連兩節車廂都是裝的滿滿當當的黃色炸藥,跟在后面的是炮彈,接下來的是子彈,最后幾節車皮上裝的是汽油。就是這樣一列極其危險的專列,被李久他們給碰上了。
專列上的炸藥雖然沒有湯縣倉庫的多,可是也不算少了,三節車皮加起來也有近150噸,爆炸產生的沖擊波也是不小,好在李久他們都是藏在溝垅里,否則,他們絕對不會比小乙他們好多少,畢竟距離太近了,不過才200米左右。而后來引發的炮彈殉爆更是炸得周邊是一塌糊涂,接著汽油引發的大火,不要說車皮本身都燒成了鐵疙瘩,就是地面的鐵軌都燒得擰成了麻花,最能說明問題
的就是鐵路上鋪的路基碎石,許多青石都被燒成了“石灰”了。
好不容易等到鐵路上的爆炸減小了,至于飛濺的火勢,李久已經不在乎了,他知道小分隊必須馬上撤離,否則就會被圍過來的鬼子包餃子了。于是,小分隊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冒著敵人的炮火”,快速的向北撤離了。
當這次襲擊傳到了司令部以后,連分區司令員都吃驚的看著電報,“李雜碎就是李雜碎,鬼子的脈被他號得很準,這下子鬼子怕是真疼了?!?
上級第一時間獲得了消息,針對目前華北態勢,做出了反擊鬼子掃蕩的指示,各個根據地務必抓住機會消滅當前鬼子。晉西北的反掃蕩的局面頓時為之一變,從開始的轉移和阻擊戰轉變為奔襲、攻打據點和圍殲小股敵人,鬼子掃蕩部隊苦于兵力有限和機動能力不如八路軍,從清剿變成了被動挨打,尤其是后勤補給線頻頻被八路軍截斷,眼看著晉西北的掃蕩就要變成“游蕩”了。
多田駿在北平的司令部里已經不知道摔碎了多少茶杯了,可對眼前的戰局毫無辦法。華北方面軍參謀長笠原幸雄也不得不對作戰計劃進行調整,
“活躍在平漢線北段的中國軍隊對我們的威脅太大了,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