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諒意識到了事態的嚴重性。
就在他不知所措的時候。
宇文智及和宇文士及兩兄弟,悄然來到了軍中。
和楊諒見面之后,宇文士及開門見山的說道:“殿下,如今這荊州兵馬看似勢大,但是已經到了四面楚歌的地步,這仗就算繼續打下去,也不可能贏的。與其在這里徒耗光陰,將貴體置于險地,不如另做打算。”
“另做打算?怎么打算?我離開這封地,難道還有東山再起的可能嗎?!”楊諒吼著說完這些話的時候,雙目中已經布滿了紅絲。
“殿下不要氣餒,我們兄弟就是為了此事而來的。”
“什么!難道你有妙計?”
“妙計倒是不敢說,只是我們兄弟來前,已經和侄兒宇文成龍,游說了揚州的數家門閥,他們都愿意迎接殿下您到建康登基。到時候您再取得齊王的支持,兩路共同舉兵,則天下可濟也。”
楊諒聽了心頭一跳。
是啊!
怎么把四哥給忘了。
他也跟楊廣不合。
自己先登基,然后再加上他的力量,奪江山還難嗎?
拿定主意,楊諒當天晚上領著主要將官和三千部曲,一起悄悄地離開了大寨,準備先去襄陽,然后乘船,順流而下直達揚州。
……
楊諒都跑了,荊州叛軍自然不會繼續跟朝廷死磕,他們紛紛前往武關請降。
甚至一些中下層軍吏為了避禍,合力殺死領導他們的將領,然后把所有的錯事推到將領身上。
當前的主要目的是讓他們投降,所以邱瑞對這些行為視而不見。
邱瑞一面寫了份奏折,向楊廣說明叛軍已經投降,楊諒、宇文成都等人已經逃跑不知所蹤的消息,請示皇上,接下來該怎么辦。
另一面,他又對叛軍的部分實權官吏進行了更換,把他們原來的建制打亂,然后讓新官吏組織他們去屯更。
這些依附于楊諒的叛軍,能夠獲得一次法外開恩的機會,已經是天大的幸事了。
如今武器甲胄也被收了,還是戴罪之身,自然不敢反對邱瑞的安排。
如此一來,他們被分割的支離破碎,而且還各懷心思,自然不可能像之前一樣,擰成一股繩造反。
……
數日后,八百里加急的奏折送到大興,楊廣見了龍顏大悅。
雖然楊諒他們跑了,是個不小的禍患。
但當務之急是穩定民心。
穩定自己的統治。
于是楊廣頒旨大赦天下,以此來穩定、收買民心。
按照隋文帝楊堅的規定,大赦天下有十不赦:
1、反叛朝廷的不赦
2、毀壞皇室宗廟、陵墓、宮殿的不赦
3、策劃造反的不赦
4、毆打或謀殺父母長輩的不赦
5、惡意殺人的不赦
6、有冒犯皇室言行的不赦
7、忤逆父母等直系長輩的不赦
8、謀殺、毆打、誣告親屬的不赦
9、謀害恩師、上官的不赦
10、強堅、通堅、背倫的不赦
楊廣為了給荊州叛軍開脫,在圣旨中特別交代,他們是受了逆賊蒙蔽欺騙,雖然謀反叛逆是不赦之罪,但這次法外開恩,不予追究。
同時楊廣又下了三道圣旨:
一是令昌平王邱瑞領兵回京;
二是將楊諒削職為民;
三是改封楊廣的次子楊暕為楚王、荊州牧,接管荊州的一切事宜。
當然,楊暕只是個擺設。
真正能管事的,還是楊廣派去從哪些官吏。
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