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書籍,有的載錄著這個世界里流傳千古的詩詞文斌,有的記述著這個世界歷朝歷代的正史野史,有的描述了趙國各地的風土人情、奇聞軼事……
楊旭心中暗自欣喜,心想也許將這些書籍通讀一遍后,自己便能對這個世界有個大概的了解,再不至于像個盲人般一無所知。
雖然書籍是豎排的繁體字,且沒標點符號分隔,但對于文史功底深厚的楊旭來說,沒有任何閱讀難度。
火堆嗶剝輕響,楊旭看得入迷,不知不覺間,便將借來的幾部書籍翻閱了近半,也終于對眼下這個世界里的一切,有了全新的認識,眼前不再一片迷茫。
夜至中天,楊旭這才依依不舍收了書籍,熄了火堆,回到屋內休息。
次日起床,楊旭也不急著去楊興那里吃飯,抱著書籍繼續(xù)翻閱,如饑似渴的吸納著關于這個世界里的一切知識。
“楊旭……楊兄弟在不在?”
正看得癡迷間,楊大志的聲音突然在院外響起。
楊旭回過神,猜想著楊大志此來,應該和他母親的病情有關,于是放下手中書籍,外出相迎。
“楊兄弟的偏方果然管用!我昨日按照您說的做了,今日一早起來,娘身上的高熱果然退了許多,精神頭也好轉了不少……”
院門開后,楊大志搓著雙掌,語速頗快的說著,眉宇之間的欣喜與激動,怎么也藏不住。
他母親生病,請不起大夫,只好在家中苦熬,眼見這幾日母親病情愈發(fā)嚴重,他愁悶的覺都沒有睡好過,堂堂男兒,甚至還為此暗中流過不止一次眼淚。
沒想到用了楊旭的偏方后,只一夜間,母親的病情便大為減輕,這讓他豈能不大喜過望?
這個時候,他的心中,已經將楊旭當成了神醫(yī)一般的人物,心中滿滿的都是恭敬與感激。
聽到偏方有用,楊旭也暗松了口氣,微笑著道:“有用便好……那偏方你可再多用幾日,直到伯母痊愈為止。”
楊大志點點頭,后退一步,恭恭敬敬的叉手著向楊旭深施一禮:“此番若非楊兄弟,我母親吉兇難料。此等恩情,我楊大志必謹記于心,今后楊兄弟但有驅使,敢不從命!”
“楊兄言重了。咱們是自家人……自家人……”
楊旭笑呵呵的說著,心中卻想此事過后,自己在楊家寨寨民的心目中,大概會留下一個不錯的印象罷?
自己現在的要求很簡單,那就是盡快融入楊家寨,成為他們當中的一員,而不是被他們當成一個外人來對待。
兩人聊了幾句,楊大志記掛著母親,便告了聲罪,回去照顧母親了。
秋日時節(jié),天高云淡,暖暖的陽光照在身上,說不出的舒適。
送走了楊大志,楊旭索性將書拿到院外,坐在院中的石墩上繼續(xù)觀看。
其間,楊興來過一趟,本想叫楊旭去自家吃飯,見楊旭看書看得入迷,便直接把粥端送過來。
到了黃昏,楊旭將借來的幾部書盡數看完,然后帶著書去找楊興,問能否再從寨主那里換幾本來看。
“如此厚的幾本書,你這么快便看完了?”
楊興指著楊旭手里的幾部書,一臉的不可思議,心想這家伙該不會是一目十行、每一部書只是匆匆掃了幾眼吧?
如此這般,能看得出什么來?又有什么意義?
甚至更有可能,他其實并不識字,而只是裝出一副讀書人的模樣給我們看,以換取我們對他的恭敬客氣?
對于楊興的質疑,楊旭只是一笑:“嗯,全看完了,且從中受益匪淺……楊大哥,寨主那里還有多少書籍?若是方便,還請借來一觀。”
楊興深吸了口氣,定定看著楊旭,但見他目光晶亮,眼神清明,其間透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