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旭嘆了口氣,正想說話,吏部的一名官員走過來,沒好氣的道:“楊大人,咱們做好自己的事情便可,何必多惹是非呢?”
楊旭皺了皺眉,指著那女童道:“我不救,這個小生命可能就會沒了!”
那官員一臉不屑的道:“每年城外都會出現流民,也會有不少流民得病死去!這種事情,不必在意,看慣了就好!”
“看慣了就好?”
楊旭深吸了口氣,忍住胸中憤怒,沉聲道:“如果生病的是你女兒呢?”
那官員輕哼一聲,不快的道:“若是我女兒,我自會請大夫用心醫治!這女娃兒……一條賤命而已!”
楊旭不怒反笑道:“在你眼里,這些流民或許是一條條賤命!但在我眼里,他們和你的命一樣,并無貴賤之分!他們是我趙國百姓,亦是陛下的子民。你將陛下的子民們視為賤命,置陛下于何地?”
“你……你……本官好心勸你,你非但不聽,還反過來污蔑本官!你有本事盡管救治!如此多的流民,看你能救幾人!”
那官員冷笑一聲,用力甩了甩袍袖,轉身離去。
其他幾部官員,見楊旭不懂規矩,也紛紛與他劃清界限。
楊旭迎著那些病患流民家屬看向自己的期盼眼神,抱拳作了個四方揖,然后指著楊富貴大聲道:“凡是生了病的,就跟在我這親隨后面,一起去楊家莊園。那里是我的地方,到了自會有大夫為你們診治。”
他話聲一落,流民當中便爆出一陣歡呼,病患家屬面露感激,紛紛跪地磕頭。
楊旭四下里掃視了一遍,發現流民當中有不少青壯男子,心中一動,接著又道:“我那莊園里,需要一些能吃苦耐勞的青壯干活,愿意去的,也可一起跟著過去!那里有住處、一日三餐管飽、還有工錢可拿!”
這些流民,在城外住的是用雜草或木頭臨時搭建的簡易棚子,連遮風擋雨都難以做到,每日吃上兩次稀粥,只能保證餓不死。
一聽楊旭的莊園招人,不但一日三餐管飽,又有工錢可拿,現場的流民頓時騷動起來。
一些有力氣的青壯漢子,見楊富貴緩步前行,于是攜兒帶女,紛紛跟上,朝著楊家莊園方向行去。
“這位大人,我們雖是婦道人家,但也有一把力氣,也能干活做飯,不知大人是否肯收留我們?”
一名膽子大些的女子起身說道。
楊旭聞言,不由一笑,自己倒是忘了,女人心細,有些事情做起來,或許比男人更加合適,于是笑著道:“行。你們有能力干活的,也可以一起跟著去。不過我丑話說在前頭,不合適的不要。”
他此言一出,不少女子也躍躍欲試的跟了上了隊伍。
如此一來,城外成千上萬的流民,居然走了一小半,余下的一些流民,也暗間記住楊家莊園,準備觀望一陣后,再決定是不是去那里求個安身之處。
其他幾部官員,看楊旭的眼神像看一個傻子。
他們知道楊旭在皇都城內有生意,而且非常賺錢,但再賺錢的生意,也經不起他這樣亂搞。
那些流民,除了能賣點力氣,其他什么也不懂,楊旭把他們招到莊園里,難道只用來種地不成?
可他那莊園,充其量也就幾百畝地,只種地的話,根本用不了那么多人。
還有那些婦女,他們實在想不通楊旭招去干什么。
不過對他們來說,流民走的越多越好,以免出了亂子,上頭追究他們的責任。
黃昏時分,安撫了一番流民后,楊旭回工部復命,與楊大志一起,匆匆返回楊家莊園。
雖然天色將黑,但楊家莊園大門外,依然是一副熱鬧景象,流民們排成幾隊,等著接受楊紅玉、楊菁等楊家寨寨民的“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