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國充州最東端全定城,這里是離陽陵最近的一座城池。
再往東走就進入了京畿地區,無數條直道直通京城。
此刻,在城外,經過近一個月跋涉的大漠軍正在此安營扎寨,營地綿延數里地。
這一個月,蘇哲帶領著大漠軍席卷姜國西北部,一路攻城拔寨,已經打下了姜國十一個州的四個州府。
除了最近遇到一些像樣的抵抗外,其余都是一觸即潰。
造成這個結果有許多原因。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姜國實在沒什么精壯部隊了,打魔種打了那么多年,壯年和精銳都拼光了,各個州府縣城都是一些老年兵在守衛。
然后還有就是大漠軍不愧是能和魔種扳手腕的人族軍隊,之前和羅剎鬼對陣還不大看得出來。
可是現在拿來和普通人族軍隊戰斗,那是個個以一當十,不當人啊,勇猛的丫批。
這就好比一場黃金局的匹配賽,混入了一個青銅咱就不說了,但是匹配個王者是不是有些欺負人了。
這也就難怪姜國皇帝他們一伙兒當時即使坑得大漠軍只剩幾萬多人,也還是不敢挑明言降,反而盡力安撫。
如果沒有魔種,蘇哲完全有理由相信,僅憑巔峰時期的大漠軍就能統一東洲大陸。
“大將軍,好消息啊,狗皇帝和一眾大臣南逃了!”趙昀從帳外進來,大聲欣喜道。
蘇哲正在照常處理一些軍務,聞言亦放下文書。
意外道“哦,那么快就跑了?”
這確實算是好消息,隨著時間的流逝。
大漠軍舉兵起事的消息傳遍天下,而各地大大小小的勤王大軍也聚集過來了。
就像最近幾天,大漠軍的傷亡慢慢上升,受到的抵抗也越來越激烈,很少再有望風而逃的情況出現了。
陽陵及附加京畿地區根據探子來報,此刻已經屯兵超13萬了,并且還有源源不斷的小股部隊趕來。
姜國畢竟是擁有二百多年國運的大國,忠于朝廷的人大有人在。
蘇哲他們停在此處就是為了商議如何攻打陽陵。
不過對于這場仗,大漠軍上下還是比較有把握的。
皆因為現在大漠軍已經從起事開始的六千大軍擴張到現在的8萬大軍。
以六千余大漠軍精銳為統領基石,現在這8萬大軍戰斗力雖然下降了一大截,但對比姜國那些臭魚爛蝦仍然是碾壓之局。
在姜國,特別是越靠近西北大漠地區,普通百姓對大漠軍的感官還是挺好的,知道他們抵抗魔種不容易。
加上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有親朋參加過大漠軍,所以對待大漠軍的態度不像是看待其它的叛賊一樣。
攻下了幾個州后,大漠軍就開始了招兵買馬,響應而來的人倒也不少。
然而這些都是小頭,之前就多次說過,戰爭已經把全國的青壯消耗一空,大漠軍招了幾天也沒有招到幾個年紀體格都合格的兵役。
大頭都是世家大族的私兵和地主巨賈的私丁私戶,朝廷沒有青壯可用,這些人可還有大量的壯年男子。
姜國朝廷不敢強迫這些人交出青壯,蘇哲他們可不怕。
而且不僅是兵源問題,現在大漠軍的錢財糧草武器大都來源于他們,田地也被奪了過來,獎賞于將士,收攏人心。
反正這些世家大族和巨賈都不是什么好人,為了對抗魔種,普通老百姓出錢出力出人,生活過得饑寒交迫,慘不忍睹。
而這些人呢,不僅大發國難財,生活過得更奢靡,還趁機各種土地兼并,巧取豪奪,趴在老百姓身上吸血。
這一路上,大漠軍不知道破了多少豪門富戶,斬了多少頭顱。
“是的,已經確認了,探子親眼看到狗皇帝的車輦離開京城,往南去了。”趙昀呈上一封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