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海。
在除夕這天,早起的蔚海市民突然發(fā)現在市中區(qū)的一片繁華路段上出現了一座新建的廟宇。
因為是傳統式建筑,所以不太高,但也是一片占地不少的建筑群。每一棟建筑都是飛檐斗拱,雕梁畫棟,朱紅色的墻壁,基礎有青磚包砌,房頂是墨綠色的琉璃瓦殿頂。整個建筑群看起來氣勢雄偉,五彩鮮艷。
“原來這里是修廟啊,怪不得前幾天這里的舊樓被拆除了……”
“現在這些施工隊進度可真夠快的,半個月前開始拆除,現在居然都連裝修都修好了。”
“這算什么?松海那邊三天修了50層高樓聽說過嗎?這還算慢的了……”
“要說這土木工程,全天下還得看咱大夏……”
“那可不,要不怎么咱大夏才是天國圣朝呢……”
行人們都忍不住駐足觀看,同時議論紛紛起來。最后他們都歪樓歪到贊揚本國的建設效率高這方面去了。當然也有不認可的。
“說啥呢,城西那片小區(qū)拖拖拉拉三年都沒修好……”一個年輕人很不爽的說道。
旁邊有人笑道:“那是因為錢沒拿夠啊。人家要把房子修好了,你開發(fā)商不給錢咋整?不信的話咱們打個賭,你今天去一趟建筑公司,拿支票本抽老板的臉,最多下個月就完工了……”
“呸,憑什么要我出錢……”年輕人罵罵咧咧的離開了。
不過很快就有人發(fā)現了問題。
“咦,這廟宇怎么沒有神名啊?”
“可不是嘛,這座廟到底是供奉的哪路神仙?”
廟宇正門的門楣正中掛著一塊藍色鑲金邊的牌匾,但稀奇的是牌匾上卻沒有書寫任何神名,只是極為籠統的寫著“地祇之廟”。
在這個仙神顯世的世界,人民群眾的神學常識可比地球高多了。他們大多知道,“地祇”并非哪家神仙的名號,而是屬于地面上所有自然物的神化者的統稱。其中包涵土地神、社稷神、城隍、山岳、河海、五祀神,以及百物之神。
按照專業(yè)點兒的話說,規(guī)則神算是“天神”,而地域神屬于“地祇”。當然兩者也并不是那么涇渭分明,同時占據兩者的也不少。
所以這“地祇之廟”這個名字就顯得有些莫名其妙了,就好像在自家門牌上寫著“人的家”一樣。
“走吧,進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好,同去同去……”
現在正是春節(jié)假期,人人都有空閑,幾個沒事出來玩的行人就在好奇心驅使下? 進入了這座廟宇。
廟宇里面倒是沒啥好說? 雖然看起來是相當精美的傳統木結構建筑,但是大家都知道這只是像? 全是現代仿古工藝? 用鋼筋水泥、阻燃的高分子材料、金屬和各種涂料做出了木質的外觀效果。
不過確實做得好看,至少外觀上找不到什么明顯瑕疵。如果換到外國? 很難想象這么大一個建筑群能在半月內全部搞定。
游客們發(fā)現里面有幾個穿著巫祝制服的人在工作,就上前請教:“請問這座廟宇是供奉的哪位仙神?”
被問到的巫祝卻一臉便秘的表情? 哼哼唧唧好一會兒? 才像擠牙膏似的擠出話:“目前應該……應該是本地城隍吧……應該是吧……”
什么叫應該是?游客們一臉懵逼。
又問了幾個來來往往的巫覡,得到的回答都是大同小異。有些巫祝的表情還很古怪,好像有很多糟卻無處可吐的那種表情。
一個游客不滿的低聲說道:“這些巫覡怕不是野路子臨時工吧?連自家神主是誰都扯不清楚……”
于是他們也懶得問了,自己進了正殿看看是哪位。
眾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