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予黎兒拉“娛樂”系列的神職,根源是大夏幾年前就開始的一個計劃。
蔚藍世界的資源那么豐富,大夏怎么可能放過?當大夏進入蔚藍世界,并對當地情況有了較深入的了解后,就準備了一套軟硬兼施的擴張方案。
以軍事力量為保障,對力量能投送到的“無主之地”(不是類人生物的地盤,又沒硬扎后臺的都算),以占領和殖民的硬擴張為主。而對于那些土著國家等“有主之地”,則是以進行經濟和文化方面的軟擴張為主。
經過了蔚藍世界對策組的反復推算和評估,才做出了和黎兒拉合作,讓對方成為“大夏文化擴張計劃”中的“帶路黨”。
事實上,蘇雷之前并非沒考慮過找一個自己這邊的人授予神職。但是要接受這個神職的有兩個限制條件。
第一條是“自身基礎限制”,接受對象必須本身就是神性存在,至少都得是點燃神火,具有神格的半神才行。
否則,就算是拿到了神職也根本無法驅動。如果用機器設備來比喻,神火就是基本的動力來源,相當于引擎。而神格就是操作和控制系統,而神職相當于是各個功能組件。沒有這前兩項先決條件,空有神職是立不住的,沒法用啊。
第二條限制就是“地域限制”。
而且這個神職也是有地域限制的,它具有的權能不能跨越不同的晶壁系,同時對于對象也具有排他性要求。在哪個宇宙晶壁系形成的神職就只能對這個宇宙起作用,同時也只能賦予這個宇宙晶壁系的存在。
也就是說,蘇雷在蔚藍世界凝聚的神職只能給本地的土著生物,而不能轉手叫給外宇宙來的大夏人。如果是修雪這種,從外界來的神,那是另一回事。
這就是晶壁系意志,也就是本源的自我保護。也就是相當于世俗各國保護自己的市場一樣,外來的窮逼想來分自家的果子那肯定是不行的,有多遠滾多遠。但如果是帶資進組那就是另一種態度了。
修雪這種情況,對于本地的本源意志來說,就相當于是來投資搞建設的,搞的還是本地沒有的產業。對于這種來投資,產業還是填補了自己家空白的狗大戶,晶壁系意志當然是無比歡迎了。
事實上,巨龍、精靈甚至獸人神系,當年也是差不多的情況,他們的主神都是過來投資的,但是之后發展出的神明,就相當于是本地資產了。
至于穆爾霍蘭德神系和恩瑟神系,雖然是引進的技術,但是卻是本地投資的,自然也算是本地資產。這兩家的神都是源自地球某些神明的藍圖,穆爾霍蘭德神系是埃及神系的翻版,恩瑟神系就是蘇美爾神系的山寨貨。其實還有一個正義之神提爾,就是北歐那個的復制品。
雖然他們的概念來源于外宇宙,但是他們卻是在本宇宙成型,所以他們相當于是引進的技術,本地的投資。
蘇雷在這里塑造的神職就相當于是合資的成果,蘇雷出了技術,而本地投資了大頭。他相當于只是股東之一,自然是不能把成果當成自己的東西送給外人。
事實上,就是大夏人身上沒有本宇宙的印記,也接受不了本地的神職。
所以蘇雷在這邊的神職作品,還只能給本地的存在。
至于為啥不從自己勢力范圍內的都帕人當中選擇,當然是因為第一條限制。這幫人里面連個半神都木有,憑什么接受神職?
再說,就算真的有,也難以找到相性合適的。
要是找一個相性不合的,那得憋多久才能正常使用?就算勉強能用,又能發揮多少效果?
或許神祇對于自己花上幾十幾百年的時間來消化、鞏固神職,是無所謂的態度,但是大夏可等不了這么久啊。有這個時間,那還不如自己使用世俗的力量。
這還不說,一個萌新教會要花多久時間,多少的代價,才能把影響力擴散到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