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斬’字處罰。
基本上平日里在軍營里抽兩鞭子的處罰,到了戰場上都會加重為‘斬’。
正是依靠這種嚴酷的軍法,才能保證士兵們在血腥的肉搏中堅挺。
單論恐怖程度,面對面拿刀子互捅其實比拿槍互射更加駭人。
畢竟被子彈殺死的人,遠不如被各種冷兵器肢解的尸體凄慘。
冷兵器戰場上完尸是很少的,特別是在肉搏中被殺死的人,尸體往往都會變得殘缺。
葉赫那拉部落沖出來的這股戰士足足有數百人,很顯然葉赫那拉部落跟葉曉啾說的一樣,開局就把所有的戰士都動員起來,送上戰場。
后面只留下了勇士和少量戰技嫻熟的戰士。
沖出來的葉赫那拉部落戰士也沒有什么層次,擅長使用木弓的就自己找個看起來隱蔽的位置,不斷彎弓搭箭,還要不時擔心會不會射中自己人……
混戰當中,讓箭矢的命中率急劇下降,甚至不少使用木弓的女真戰士擔心誤傷,干脆掏出近戰武器沖了上去。
這自然彌補了趙作仁一方遠程火力不足的問題!
只可惜,人少終歸是不行,隨著越來越多的葉赫那拉部落戰士從里面沖出來,本來依靠率先發難提升氣勢的先鋒營野人,漸漸喪失了戰場優勢。
在先鋒營野人眼里,最直觀的體現就是周圍的敵人數量越來越多!
戰斗雙方的穿著打扮都差不多,辨認方式完全靠是否熟悉。
葉赫那拉部落的戰士互相之間都臉熟,趙作仁這里的野人經過這些時日的接觸,自然也混熟了,這才使得雙方不會出現誤傷情況。
當然,在幾百人的戰斗里依靠認臉打仗沒問題,要是放大到幾千人的隊伍,或者是幾支不熟悉的隊伍互相配合,那就只能靠服飾等外在物來辨別了。
作為白山林海中的大部落,葉赫那拉部落也就兩千多號人口而已,排除老弱婦孺,能動員幾百人已經差不多把所有的成年男性都拉了出來。
對于一個封建國家很難做到的全民皆兵,在白山林海中的部落里,卻經常可以看到。
趙作仁看到先鋒營漸漸不支,損失加大后,終于派出了一百零八名棒槌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