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至十幾回后,也會累趴下!
而周圍不斷倒下的同僚,則無時無刻不再刺激著這些士卒的神經,恐懼和麻木早已站滿了他們的心田,甚至很多人上前拼殺只是機械式的揮舞武器,殺人更多的是為了自保。
這時候,趙作仁知道對面的前軍已經不堪一擊,是時候可以出手了,至于對面一直沒有上戰場的生力軍預備隊,那就只能硬懟過去。
戰場上沒有十全十美的境況,真要有的話趙作仁也不至于等到現在。
虎賁營在趙作仁的命令下,饒過正面血戰的戰團,從側面迂回殺向拼殺的敵軍側翼。
此時雙方的弓箭手早就歇菜了,真的不能再射了,再射下去雙臂就一輩子都抬不起來了!
這就是冷兵器時代戰場上的弊端,剛開戰的時候箭如雨下,但當拼殺到一定程度后,除非有生力軍加入,不然箭雨肯定會變得稀稀拉拉,要是開戰時不顧惜臂力,更是會徹底喪失箭雨拋射的能力。
虎賁營此時就是一支體力充足,還沒有什么損失的生力軍!
眼瞅著黃昏將至,趙作仁絲毫沒有保留,一股腦把7個大隊的虎賁營都投入進去。
當然,主攻的都是步兵,騎兵則護衛在側后方防止敵人騎兵突襲。
正在運動進攻中的步兵陣列,面對騎兵突襲是十分脆弱的,因為運動中的步兵很難在短時間內集結列出朝向正確的長矛陣。
除非是那種紀律性嚴苛到可怕的精銳鐵軍,比如說趙作仁上輩子歷史上顛峰時期的戚家軍。
后來在渾河之戰中被殲滅的戚家軍不算,那時候的戚家軍已經被削弱到極致,差點就被明朝官僚集團完成空架子了……
其實,在戚繼光死后,戚家軍就一直在走下坡路。
這很正常,在明末那個政治環境中,強軍是沒有生存環境的,明末的文官集團不會允許脫離他們掌控的強軍存在!
趙作仁很清楚自己麾下的懲戒營是什么斤兩,真要做對比的話,別說跟巔峰時的戚家軍相提并論,即便是戚家軍最后的余暉都能吊打懲戒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