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邊有友軍側翼,后面有生力軍掩護,所以敵方即便瞅到機會也很難殺進來。
就這樣,兩道戰線來回廝殺了近半天時間,仍然沒有分出明顯的勝負趨勢。
雙方交戰的地方已經躺滿了尸體,在戰場上只要倒下,甭管你是否真死,在友軍和敵軍的來回踐踏下都會一命嗚呼。
鏖戰中的士卒是沒有精力去把倒地的同袍拖入后方的。
當然,如果是后面被箭矢射倒的同袍,僥幸沒死的話,還是可以搶救一下的。
雙方的戰線并不是一成不變,近半天的廝殺后,原本相對規整的防御圓陣已經變成凹凸不平的橢圓。
防御一方的燕軍陣地不出意外的被壓縮得凹陷進去。
戰線后移,外加大量的死傷,對士氣打擊十分嚴重,處于防御一方的懲戒營士卒戰力肉眼可見的下降!
戰線凹陷的速度也越來越快!
位于防御圓陣中間小高地觀察全場的簡斐慥看到這一幕,心里不禁變得焦慮起來。
說好的援軍怎么還沒有來?
就在這時,子武突然聽到隆隆的鐵蹄聲,聽到這聲音后子武不禁面色驟變,熟悉戰場的子武自然能聽出這鐵蹄聲至少需要上千名騎兵才能踐踏出來。
果不其然,在外圍游弋的三韓輕騎兵很快遭到了沖殺而來燕軍輕騎兵。
這些燕軍輕騎兵不是趙作仁招募的系統騎兵,而是胡人和胡人教出來的有馬術天賦的徒弟組成的騎兵大隊。
其中有懲戒營的騎兵也有虎賁營的騎兵,通通被趙作仁集中起來使用。
而且由于騎兵數量比三韓軍隊的騎兵還多,趙作仁干脆將騎兵分成四路,從四個方向朝著三韓大軍遮蔽戰場的三韓輕騎兵殺過去。
這種以多欺少的戰斗自然毫無花俏,一個照面功夫被圍毆的三韓輕騎兵就被打散,隨后就一頭撞在晉級聚集迎上來的三韓騎兵先鋒。
三韓騎兵先鋒不愧是子武從三韓騎兵中精挑細選,又以優厚待遇養起來的騎兵精銳,裝備雖然一般般,但士氣卻遠超普通的三韓輕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