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在終身為奴的前景下,不愿意加入懲戒營的三韓戰俘只是少數。
三韓也是奴隸制社會,他們自然明白奴隸生活有多么凄慘。
趙作仁本意上還是希望這些三韓戰俘都加入懲戒營的。
他們雖然被擊敗了,但兵員素質在冷兵器時代真的算是不錯,子武為了行軍速度,只帶了精銳老卒過來,被俘虜的戰俘質量當然都是上乘兵苗子。
可以說,這些三韓戰俘根本不用進行訓練,只要打散編入懲戒營磨合一段時間,就能發揮出完整的戰力。
接下來數日趙作仁將騎兵部隊派出在東暆城外圍建立警戒圈,防備東暆城內的成已帶兵潛逃。
騎兵足足有數千人,擊敗成已本部人馬或許很難,但拖住他們卻很容易。
騎兵的機動優勢咬住步兵兵團太容易了。
至于燕軍的主力,則原地駐扎開始計算軍功補充兵力。
一場大勝之后,懲戒營中自然會有大量普通士卒升入虎賁營。
其中少數士卒沒有選擇進入虎賁營,而是晉升為懲戒營中的基層武官。
懲戒營中從伍長開始,就不再是戴罪之身,只有基層的士卒才是戴罪之身。
這主要是為了保證那些剛編入懲戒營的戰俘不會鬧事。
一番整頓補充后,虎賁營和懲戒營不光補滿了這次戰損,還又一次擴充了兵力!
不得不說,這種就地納入戰俘的擴軍方式太快了,畢竟戰俘本身就是老兵,整編后直接就能拉上戰場。
這個時代又沒有愛國主義和民族思想作祟,不用擔心被納入己方序列的戰俘會臥薪嘗膽,試圖光復祖國……
中上層的武官或許會有‘食君之祿擔君之憂’的政治覺悟,但基層武官和普通的小卒子是絕不可能有那個思想的。
因為在軍隊中,基層武官和底層小卒子同樣是受到壓迫剝削的一方!
所以在軍隊底層,大家普遍的思維模式為‘當兵吃糧’。
說白了,他們是將參軍當成養家糊口的工作,至于國家大義什么的,就算你當面跟一個小卒子苦口婆心的講,他們也聽不懂,或者說即便聽懂了也不當回事。
這就使得這個世界的底層士卒轉變陣營身份早已成為常態。
就連有百年世仇的大漢帝國和匈奴兩大勢力,相互之間都有敵對的子民為自己效力。
大漢帝國中有專門的胡人軍團,里面連將軍都是匈奴人!
匈奴中也有漢人軍團,里面的將軍就是大漢帝國這面叛變過去的。
連高層都這般,更不用說底層了……
在匈奴大草原上生活的漢人有的是,遷入大漢帝國城墻內的匈奴部落也比比皆是。
數日后,小幾千的三韓奴隸在一隊燕軍騎兵的押送下回返王險城,剩下的三韓戰俘全部編入懲戒營當中。
虎賁營的規模擴編到10個大隊,而且十個大隊全都滿編,其中數個大隊還超編了……
懲戒營更是從30個大隊擴編到40個大隊。
顯而易見的,擴編的大隊數目剛好湊整,是趙作仁故意為之。
多出來的戰俘本來還可以編制幾個百人隊,但被趙作仁全都分散充入各大隊和都尉的親兵衛隊當中。
經過新一輪擴編后,趙作仁明顯感到這種傳統的編制有點小了,不過現在還沒有收割東暆城和三韓這片果實,不利于大規模的改革軍制。
趙作仁打算等打平朝鮮半島后,好好整改一下軍制。
到時候,趙作仁打算一步到胃,按照自己前世所記憶的軍制改編。
整編完成后,燕軍再一次浩浩蕩蕩的前往東暆城。
在燕軍整編期間,成已數次派兵出城偵查,但都被燕軍騎兵堵了回去。
得知城外有數千燕軍輕騎兵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