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八旗軍中最能打的正黃旗和鑲黃旗都在前線,其他部隊也陸陸續續前往前線,所以說燕軍出征可謂是挑了一個好時候。
三位旗主欣然領命,原本每個旗都需要出動主力配合匈奴人作戰,現在三位旗主可以把自家兵力抽回來,由其他五旗的兵力替換上去,避免了跟大漢帝國的城墻烽火臺硬啃,三位旗主自然十分樂意。
最重要的是,莽古爾泰、代善和阿敏沒有將燕軍當回事!
八旗的很多情報都是皇太極一人經手,不會告知下面各位旗主,旗主想要獲得具體情報,要不自己養一批細作,要不就通過皇太極的所作所為進行推測。
然而,莽古爾泰、代善和阿敏三人都是有勇無謀的主,管理一旗的軍政都需要大量幕僚幫襯,哪里有心思去設立單獨的情報細作?
八旗中只有多爾袞多養了一支情報隊伍,獨立于八旗情報體系之外,專門為多爾袞三兄弟情報。
這種事情皇太極自然知曉,不過八旗的財政是分割的,多爾袞三兄弟自掏腰包組建情報部門,皇太極自然不好插手。
其實,八旗制度本質上就是分封制度!
旗主擁有麾下旗丁旗民和包衣奴才的所有管轄權,還擁有自己的土地牧場,完全可以自給自足。
旗主需要支出的則是帶領自己的軍隊跟隨國主打仗。
正因如此,皇太極的八旗才會越來越壯大,形成尾大不掉的劣勢。
好在現如今八旗正處于事業上升期,誰都明白八旗扛不住一場內耗,外敵實在是太強大了,連皇太極都不得不臣服匈奴,其他各位旗主自然不敢有歪心思。
唇亡齒寒的道理大家還是懂得。
三位旗主調兵遣將自然瞞不了多爾袞三兄弟,比起一直將燕國視為野人國度的莽古爾泰、代善和阿敏,多爾袞對趙作仁的了解不比皇太極小多少。
多鐸和阿濟格得到消息的第一時間就來到了多爾袞的大帳。
“大哥,那個燕王的軍隊不可小覷,皇太極此行明顯是借刀殺人之舉,我們難道就這么看著?”
多鐸進門后立刻屏退左右,對多爾袞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