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閩越兩國一直稱呼自己是漢地先民,是被漢國當初推翻的秦國敗軍建立的國度,在國內他們一直是這么宣傳的,所以打回漢地是政治正確!
其實,閩越兩國中還真的有很多先秦遺民掌權,就連閩越兩國的軍隊制式甲胄,都是先秦時代的產物。
只不過,漢國為了自身的正統性,是不可能去承認的,自然要竭力反駁這一點,上百年時間的宣傳,足以讓閩越兩國和漢地文化完成切割。
所以,絕大多數漢人都將閩越兩國視為南蠻。
蠻在漢地中,是民眾對外族的蔑稱。
在燕國弱小的時候,漢人也習慣性稱呼燕人為燕蠻子。
當然,現在白起帶著燕軍大殺四方,燕蠻的稱呼早就在漢地消失,哪怕是漢國掌控的地區,平民百姓也已經改口。
只有想要討好漢武帝和真心為國的漢臣,還一口一個燕蠻蔑稱。
白起不跟閩越合作不光是為了名譽和安撫漢人,最主要的原因是白起根本看不上閩越兩國的戰斗力。
閩越兩國在漢地南方集結了號稱百萬的大軍,但漢地南方的正規野戰部隊總兵力還不到十萬!
就算加上地方世家私兵和不入流的衛戍部隊,也不可能超過30萬武裝。
結果就是這點部隊,卻把號稱百萬的閩越兩國聯軍牢牢擋在外面,迄今為止閩越兩國一座城池都沒有拿下不說,還因為前線的嘴巴太多,把自己國內好不容易積攢的家底都吃空了……
閩越兩國戰斗實力這么弱,不光是因為閩越兩國高層還停留在先秦時代,兵多為王的觀念上。
最重要的還是閩越兩國僅僅處于生鐵時代,冶鐵基礎薄弱,披甲兵比例極低,再加上攻城器械的水平連燕軍的一半都不到,所以面對漢地邊境的城市要塞只能送人頭。
白起沒有進攻漢地南部守衛邊境的漢軍,并達成互不侵犯的協議,讓南方邊境的漢軍高層和地方豪族十分欣慰。
當然,他們最感激的是白起給了大家稱王建制的機會!
在白起的條約下,漢地南部邊境一時之間涌現出了十多個各種名號的王,基本上擁有一座大城的主將都自立為王了。
而且這些王和燕國的關系十分曖昧,并沒有發生互相兼并的事情。
畢竟外部的閩越聯軍還在,大家還不到窩里斗的時候。
燕武14年春,白起親率20萬大軍(其中大半都是分封的世家大族私兵),兵圍洛陽城,長安門戶眼瞅著就要被攻破了!
在河套前線的漢軍不知怎么得知漢地后方糜爛,洛陽被圍的劣勢局面,軍心大亂,被匈奴大單于抓住機會打了一場決定性大勝。
幾十萬漢軍死的死,潰得潰,漢武帝的羽林秦軍損失慘重,霍去病衛青等主將接連被匈奴人陣斬!
可以說,這一戰徹底打算了漢國本就沒剩多少的脊梁骨。
其實,漢武帝得知后方漢地淪陷大半的時候就知道漢國要完了,一直想方設法的隱瞞消息。
只可惜洛陽被圍,再加上有心人的幕后操作,消息終于沒有隱瞞住,導致漢軍軍心大亂,如果不是漢武帝在創世神時代記載的數字親兵拼死掩護殿后,漢武帝估計也會跟霍去病和衛青等大將一般淪落沙場。
匈奴人取得勝利后,在河套地區肆虐殘殺,高興之余,匈奴大單于也放松了警惕,竟然在漢人的城池平定大宴諸王,還下達了解酒令,要與所有的匈奴士兵同樂!
當天,整個平定城的良家婦女都遭了秧,狂歡的匈奴士兵肆無忌憚的在城內劫掠奸淫。
然而,匈奴大單于終歸要為他的狂妄付出代價。
一直在虎視眈眈的漢地一僧一道一魔四大宗集結了所有的大宗師和武圣高手,悍然殺入宴會大廳,最終匈奴大單于目瞪口呆的死在了一招降龍十八掌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