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有時間限制的道具都是耍“榴芒”。
這是李默多年以來總結出來的經驗。
所以系統的新手禮包李默并沒有當一回事,一個小時的頂尖大局觀而已,除了能讓他上癮成為迷戀系統的工具人之外,毫無意義。
可是這一波……系統給的錢太多了。
還是挺香的。
頂尖大局觀的道具卡是什么效果,李默不清楚。
試一試就知道了。
臨陣退縮不是李默的風格。
淦!
至于峽谷運氣這一點李默倒是可以理解。
英雄聯盟運氣游戲,這話是有道理的。
除非是那種個人能力足以打穿一條線,而且還能完美輻射到邊路,并且把把都能有超神發揮的人可以保持連勝之外,哪怕是職業選手,也會因為邊線崩盤導致輸掉對局。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發展,英雄聯盟已經愈發的往“團隊”方向傾斜了。
一個人carry起來越來越難,普通玩家在在自己實力不錯的情況下打低分段甚至都有可能會翻車。
不是碰到炸魚就是碰到代練,再加上自家有兩個孤兒,輕輕松松就輸了。
這也是李默不確定自己能否完成系統任務的主要原因。
50點的基礎峽谷運氣,應該算是正常人的行列。
李默對自己的運氣數值不太滿意,自我安慰純粹是為了緩解這種情緒。
隊員們相繼回到了休息室。
在看到李默后,眾人紛紛打著招呼。
李默的家境如何,在俱樂部并不透明。
但李默平時很和善,很好相處,為人也大方,雖作為替補,但他的臉上卻沒有像大多數替補很久的選手那樣喪失斗志。
至于李默自己有輛車這件事……都2020年了,現在的職業選手薪酬普遍都不低,尤其是LPL戰隊的職業選手,一輛幾十萬的車,真要是一咬牙一跺腳也不是買不起。
李默同樣笑瞇瞇的和眾人打著招呼,最后看向weiyan。
“默哥。”
輸掉了第二場比賽,weiyan的神色似乎輕松了一些,面帶笑容和李默打招呼。
“吃了沒有?”
李默冷不丁的問道。
“啊?”
weiyan一愣。
“沒事。”
李默移開目光。
教練適時拍著手走上來:“沒關系,我們還有第三場比賽,把這最后一場當成BO1打就可以了,拿出我們18年在洲際賽上的氣勢出來。”
18年的洲際賽……
李默聽到這話突然感覺有點諷刺。
為什么選擇RW俱樂部。
因為18年的洲際賽,他們真的感動了不少人,其中也包括李默。
RW的精神很吸引李默。
只不過現在的RW早已物是人非。
當然李默是絕對不會告訴別人,當時他試訓了很多隊伍只有RW過了。
主要還是因為LPL靠的是實力而非顏值,真要是用顏值來作為入隊標準的話,全LPL隊伍還不是扒拉著挑?
emmm。
“下一場比賽人員更替,李默上場,現在我來說一下第三場比賽的主要bp思路……”
……
今天負責解說的是記得和貓皇。
前面的兩場比賽讓兩人有點尷尬,尤其是記得。
貓皇作為前職業選手,很多選手的失誤在他眼里是格外刺眼的。
而且他為人比較實在,有什么說什么。
作為控場的記得,一方面要維持自己超過七成左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