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了無極宮的嬴政,揣摩著自己師尊那句“鴻為大,鈞為鈞,道祖,道祖,也算是一條有趣的路,興趣使然又是如何?”
“道祖?萬道之祖嗎?倒是也配得上師尊的身份。”
嬴政評論了一句之后,轉身便投入了政務之中,在古代王朝的中央集權制度還沒有達到巔峰的時候,皇帝需要做的工作便極其恐怖。
尤其是像是嬴政、朱元璋這種工作狂,基本上直接被奏折埋了。
直到后世內閣組建起來,才給皇帝們分擔了大部分的精力。
但是現在嬴政也只能處理所有的奏折,不過奏折在遞上來之前基本上都會有兩位宰相的批注,嬴政可以不看,或者是抽查。
只有那些真正的國之大事,宰相一般都只會給予建議,而不是直接批注。ii
這部分奏折才是嬴政真正需要處理的。
嬴政整整批了一晚上的奏折,直到第二天早上,別問為什么精力這么好,修道者就是這么任性。
第二日一早,呂不韋、李斯等人就遇到了朝堂之上的大事。
祖龍提議十年戰略,要求秦國逐步掌控諸世界的領土,并且要求十年之內大秦人口翻兩翻。
這可是文官們早就想說的事情了,但是祖龍想要打仗,眾人也沒有辦法,畢竟那是祖龍,他想做的事情沒有人能夠阻止他。
可大秦根基不牢固是眾所周知的事情。
原有的歷史之中,大秦吞并六國都有些不穩,現在雖然比歷史上強盛太多,但是仍舊不能擺脫根基不穩的狀況。ii
大秦現在的疆域太大了,以至于大秦都不能完全穩定自己疆域。
至于別的世界更是要靠類似未來總督制的方法來進行控制,這都是大秦根基不穩的標志。
可即便是如此,祖龍要是真的想要戰爭,也行。
畢竟大秦現在的主力打了這么多戰爭基本上損失很小,陣亡人數現在基本上沒有破三位數。
而且主要是那次妖魔世界折損的。
所以文官也不敢勸,畢竟一直都贏,你卻跟祖龍唱反調,你是覺得大秦劊子手的刀不夠快嗎?
現在祖龍自己提出來了,眾人都松了一口氣。
大秦確實需要休息了。
文臣們也早早地為今天準備了奏折,只不過之前因為祖龍態度沒有遞上來吧。ii
既然現在祖龍表態了,那么就搞吧。
三天,呂不韋等人足足三天才吵出一個大綱來,議論朝政這種事情,不吵幾架是論不出一個好歹的。
修養生息,十年國策,呂不韋和李斯都想要這個位置。
在沒有戰事的時候,這個位置基本上等于十年大秦相位的實權。
大秦現在一年就是一個樣子,十年那是天變,整個大秦的權利結構很可能都會發生驚世的變化,無論李斯,還是呂不韋都不愿自己在這么一個時期落伍。
他們要爭,嬴政也由得他們爭。
帝位講究的便是平衡,左相、右相要是和樂融融,他也不必將相位一份為二了。
又是三天細節的制定,兩派幾乎要吵翻天,就差沒有在朝堂之上打起來。ii
而嬴政則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全然似乎沒有看到朝堂之上的爭鋒。
呂不韋和李斯兩派也壓著底線,不敢有絲毫的僭越,祖龍就在那看著,盡管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但是誰要是過火了,那真的是過猶不及了。
所以,眾人吵是吵,但是策略細節完善地也是快。
一連半個月,基本上已經完善好了細節,但是這十年位置卻依舊沒有定下來。
呂不韋和李斯也清楚,估計就是著一兩天,這事情就要定下來,于是更是使盡了渾身解數。
第十六天,祖龍終于開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