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野之上,長天夜色之下,火光縈繞之中,李春秋在坐在了車乘之側,駕馭著奔馬。
風聲呼呼的從李春秋的面頰兩側穿過,鼓蕩起來他衣襟微開的長袍,也將車乘之上的血氣沖淡。
風吹起車乘的簾門,趙政透過簾門的間隙看著坐在駕馭車馬的李春秋,眼中滿是流光溢彩。
“大恩不言謝!”
被趙姬抱在懷中的趙政探出頭,朝著李春秋低頭一拜道。
李春秋聞聲頭疼的皺了皺眉頭。
語言不通這真的是大問題啊!
思索了一下后,李春秋從車乘之上取了一塊剛剛在亂尸之上收來的木板,然后以手指為刀在木板之上寫出來三行字。
堅硬的木板在李春秋的手指下就像是濕潤的泥土,淡黃色的木屑緩緩的從木板上滑落,落在車乘之上,又被風吹散在長野。
李春秋筆走龍蛇,在他還未穿越之前,他的書法也可以稱得上登堂入室,雖然說不上一代宗師,但文字之間自有其風骨。
手指輕輕的從木板上抬起,然后將木板上的木屑吹下,李春秋轉身將木板放在了趙政的身前。
木板上所刻下的三行字皆是:識字否?
不同的是,上面一行用的是楷書,中一行用的是隸書,下一行用的是小篆。
華夏文字之變,由甲骨文、大篆、金文、籀文、小篆,至隸書、草書、楷書。
若是他所在的還是華夏,應該會有人認識上面的字。
駿馬奔騰起來的微風吹動著趙政發髻,借著火光他端詳著身前的木板上的字跡。
“你識字啊!”
趙政有些驚喜,在他看來眼前的火神祝融不通人間言語這是最苦惱的事情了。
但是,現在他居然是懂得文字的。
也是,天上之神圣怎么會不懂得文字呢?
小篆是秦國的文字,是秦始皇一同六國后,令丞相李斯梳理出來的文字,盡管和秦國現行的文字有點差距,但是差距并不大。
雖然趙政生于趙國,長于趙國,但是他母親要求他必須掌握秦國的文字,因為他是秦國的王室。
趙政下意識的就要去伸手寫字,但卻發現他可不能像是眼前的火神祝融這樣以手指為刀筆,那般輕松寫意。
李春秋見眼前的少年蠢蠢欲動,便知道他認出來了自己寫的字跡。
他一手駕馭奔馬,一手從身側取出來了一把青銅匕首,將刀柄遞到了趙政面前,示意他以刀刻字,然后自己則是靜靜的看著少年。
此少年可以乘此車乘,并且有兵甲保護,必然不是什么貧民之家的子弟,應該是會寫字的。
趙政接過來匕首,立馬在木板上刻了起來。
可是木質偏硬,而青銅匕首又太重,半天他才刻出來一個“識”字,字跡歪歪扭扭,與李春秋隨心灑脫的字完不可比擬。
看著木板上字跡的巨大對比,趙政低下了頭顱,似乎有些不好意思。
李春秋拍拍趙政的肩膀,示意趙政沒有什么的。
然后他又在木板之上落筆刻出來了一行字所知何字?
趙政看了之后,似乎并不太明白李春秋是什么意思。
這時候趙姬開口道“政兒,先生似乎在問你,認出來的是其中哪一行字?”
趙政看了看母親后,在小篆之上畫了一條線,然后看著李春秋。
李春秋看了看正正方方的圓潤小篆。
“小篆嗎?”
“就是不知道是另一個世界,還是真是秦國時候。”
李春秋想到這里,又在木板之上以指為刀寫道今君王何人?年號為何?汝之何名?
其指力入木三分,字體形狀恍如有筋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