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許大官人求援
不想打工?那是錢沒有給夠了。
李順看到透徹,李宗嗣卻是渾不在意。徐大官人不就是看上自己這一身廝殺的本事了嗎?那又如何,隨他去便是。難道還要在這莊子上過一輩子不成?
大周郭氏的王朝農(nóng)戶人家,這輩子就被死死的限制在這土地上。士農(nóng)工商,各行各業(yè)分的仔細。就是搞個對象也是牙行的媒婆來傳達消息,結婚以前連老婆長啥樣都不知道。還得賄賂媒婆,媒婆若是不安好心,那可真是好漢無好妻,懶漢取個嬌滴滴。
所以才有了車船店腳牙,無罪也該殺。
這幾日大嫂趙氏異常歡喜,有了花布,銀兩還多了起來。上次的銅錢沒有花多少,這次又填了十兩雪花銀。銀子可比銅錢值錢多了,一貫銅錢本來該是一千文。可是到了地方上,七百是一貫,八百也是一貫。有的還夾雜著鐵錢,鑄的不好,真正一掰兩半兒。
趙氏越發(fā)的認為李宗嗣將來必然有大出息,常常教育兩個兒子,多跟二叔學,將來好提攜你們。
白日里趙氏又給全家量了尺寸,說是要做新衣服。李順道“不年不節(jié)的做什么衣服,你看看全莊子上的誰家的不是補丁摞補???穿好衣服,憑白的惹人厭惡?!?
“咱家過的好,讓他們眼氣去,因為他們,咱家連個好衣服都穿不得了?”
李順比不過趙氏牙尖嘴利,老老實實的配合,嘴上說不要,身體很誠實。
李宗嗣自從有了馬,便要經(jīng)常學習。跟老馬倌學習怎么給馬修馬掌、怎么喂草料。馬怎么遛,什么時候馬就不能跑了……
日子過得很充實,學了幾日,老馬倌走了。李宗嗣開始在梁興、周文廣的教導下學習走馬,然后小跑,最后開始比一比誰快。等李宗嗣熟悉了,便開始教導兩個大侄子,最后李三娘也跟著玩耍。
盡管李三娘年齡最小,但是輩分高。沒有老娘楊氏看著,在兩個侄子面前也是要擺譜的。允平、允安家教很好,很尊重李三娘,若是不尊重,李宗嗣的鞋底子是不饒人的。
秋收過后,入了冬。李宗嗣的農(nóng)家樂也就散了,大雪紛飛,道路很是不好走。
李宗嗣算了一下,這幾個月下來,銅錢散碎銀兩加起來最少有二十幾貫了。今年的年景不太好,糧食減產(chǎn)了。李宗嗣決定,秋稅交錢,糧食都屯在家里,手里有糧,心里不慌。
冬日里李宗嗣在打谷場立了一個木頭架子,呈天平樣式。兩段各有人頭大小的木牌,卻是當年看過的一個叫做《圣戰(zhàn)騎士》的電影里,騎士用來訓練的器械。
又做了木槍,縱馬來回飛奔。每次擊中木牌,架子都旋轉一圈兒。然后瞬間一個回馬槍,再將木耙打回去。開始只是立了一個,月余過后,兩邊各立了五個,高低都有,卻是仿照沖陣時所用。
待練得熟悉了,又將兩個大侄子拎過去,一道練習。卻是李宗嗣牽著馬,可不敢讓孩子出什么事情。
這次年結,李家結結實實的過了一個肥年。買了兩頭豬,可算是吃了個滿嘴流油。最高興的當然是三個孩子,往年也就是敢吃點兒干的,還得防止開了春沒有糧食吃。
李順不由的感嘆道“若是年年如此,這輩子可就不虧了?!?
這一冬天,李宗嗣叔侄三人吃的飽營養(yǎng)好,更加的壯實。李三娘更加的圓潤起來,頭發(fā)也不那么枯黃了。李順老兩口也是整天樂呵呵的,每天出去溜達的時候,都不擦嘴,就讓人們看見他嘴上的油光。
變化最大的還是大嫂趙氏,本來底子就不錯,穿了新衣服。又買了托貨郎些個胭脂水粉,加上吃喝不愁,底子也好。稍加打扮,本來只有六分的相貌,如今更是填了兩分。
李宗嗣覺得,自己今年應該還能填個侄子或是侄女。
開了春之后,李宗嗣整個人都懶洋洋的,靠在門口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