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有句俗語三十夜三十事,指的是過年需要準備很多東西,會有很多事要做,比如釀酒、做豆腐、打年糕、殺年豬、做臘肉等等。
秋妹這幾天跟著阿媽忙上忙下的,阿媽抓緊時間又釀了兩百多斤米酒,過年的時候可以賣些錢。為了過年能夠吃上新鮮的豆腐,所以臨近過年這幾天才開始做豆腐,秋妹和阿媽、阿堂三人分工合作,總算是把豆腐也給準備出來了。
忙完,除夕夜也來臨了。
一早,阿堂就起床到鎮上去買面皮子了,阿公去園子里割了韭菜回來,中午就吃韭菜豬肉餡的皮子(皮子,類似于餛飩的面食。)。
在阿公的剁肉聲中秋妹伸了個懶腰慢悠悠的起床,今天主要負責做飯的是阿堂和阿公,其他人只需要打打下手就行,真是舒服。
“阿公,有什么要我做的沒啊?”秋妹洗漱好無所事事,詢問阿公。
“沒有,一會阿堂回來跟著一起包皮子就行。”
“阿奶給你埋了兩個番薯,過來吃點墊墊肚子,早上起來不餓嗎?”阿奶從炭盆里巴拉出來兩個拳頭大小的番薯,拿起來拍了拍灰遞給秋妹。
“啊,有番薯吃啊,好久沒吃過家里的烤番薯了!”
接過阿奶遞過來的番薯秋妹狼吞虎咽的吃起來,被燙得呲牙咧嘴。番薯對于這里的人來說并不算什么好東西,也就只有家里太窮太苦的時候才會拿來當主食,大部分時候會拿來煮豬食和牛食,偶爾才會烤來吃或者和糯米一起燜飯帶出去外頭干活的時候吃,比較扛餓。
“慢點吃!這又不是啥好東西,家里有的是,你要是愛吃阿奶每天都給你埋幾個在灶里和炭盆里,你想吃就扒拉出來吃。”
“嗯嗯,阿奶,你是不知道,我去縣城最想的就是這烤番薯和烤洋芋呢!”
“哈哈,那是你們啊,沒有經歷過糧食難關,我們這里還好哦,大米不夠吃至少還有番薯和洋芋填肚子,但是最苦的時候也是只能吃一個番薯頂一天的餓,其他地方,那都是只能吃草根啃樹皮呢。阿奶那時候吃太多番薯洋芋,現在啊,都不想吃了。”
阿奶總會輕描淡寫的偶爾提一下過去,秋妹一直以來也就聽聽,不覺得過去能比現在苦多少。
“嗯~那阿奶以后就吃其他的,不要再吃這些了,等我下次從縣城回來給阿奶帶些城里人吃的東西來給阿奶嘗嘗。”
“可別呀,花那錢干嘛呀,阿奶年紀大了,吃啥都一個樣,你帶回來阿奶也嘗不出什么味了,你自己留著錢給自己買些穿的用的,姑娘家家的,別舍不得穿,太寒酸了會被人家欺負的。這人呀,都是看著你穿的體面才會敬你兩分,你要是太寒酸,身邊再沒個撐腰的,到時候是個人都能來踩你一腳。”阿奶語重心長的說。
“阿奶,哪里有這么嚴重啊,我剛去縣城那會也沒覺得我那些同事壞呀,相反的,她們對我挺好的呢。”
“聽阿奶的話,總沒錯的。”阿公突然說道。
“哦,知道了。”秋妹有些不以為然的回了一句。
阿堂買了不少皮子回來,說是稱了兩斤半,還買了幾條活蹦亂跳的魚,說是村里人在賣,也便宜就買來給秋妹吃。知道阿堂特意給自己買魚吃,秋妹心里無比溫暖,感覺阿堂的懂事來的格外突然,但是又好像再正常不過。
因為初一就不能再洗菜洗衣服,阿媽一早就去菜園子摘菜,洗了一大籃子菜回來,沉甸甸的,足夠吃個兩三天。
一家四口熱熱鬧鬧的一起包了挺多皮子,吃過午飯,阿公和阿堂就開始殺雞、殺鴨、燉豬腳等等。秋妹和阿媽把新鮮的豆腐切成小塊,一層稻草一層豆腐塊的擺放入竹筐里,放置在稍微暖和些的地方等待豆腐發酵,為做霉豆腐作準備。
年夜飯非常豐盛,阿公做了辣子雞、魔芋燉鴨、燉豬蹄、紅燒魚、鹵豬肝,另外還有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