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殷佩持刀,商枝執(zhí)劍,各自出了試探性的一招。
兵器交接,發(fā)出“錚”的一聲鳴響,云岫站在元晗身側(cè),頓時瞪大了眼睛。看他全神貫注的樣子,元晗不由失笑,悄悄在桌案下握住了他的手。
云岫皺了皺眉,耍小性子一般掙了掙,沒有掙開,又不愿錯過場中比試的情形,便由著元晗去了。
場中兩人試探已過,刀劍的嗡鳴聲不絕于耳。殷佩的路數(shù)穩(wěn)健,商枝便以各種刁鉆角度進攻。殷佩反攻,商枝又守得滴水不漏。
二人有來有回,比方才的比試精彩得多。
連元晗都忍不住贊道“這個商枝,出招間進退有度,難得的是心思沉穩(wěn),不急于求勝。”
薛鑄附和道“商枝的確幾次都能傷到殷佩,卻都選擇收手了。比武之時,哪有不受皮外傷的?她連這都能避開去,可見心地純善。”
能得到元晗和薛鑄的夸贊,只要商枝在兵書上不差到離譜,一個武進士是沒跑了。再出色些,武狀元也是很有可能的。
二人的對抗并沒有持續(xù)很久,商枝虛晃一下,將殷佩手中的刀擊飛。一擊得手后,商枝并沒有乘勝追擊,而是收招立于原地。
獲勝的要求是將對手擊落擂臺,殷佩失去了兵器,等于沒有還手之力了,商枝也就收了劍招。這樣磊落的作風(fēng),讓元晗更是心喜。
殷佩也心生敬意,先抱拳行禮,再向薛穎認輸。
有了這一場比試,后面的兩場就有些乏善可陳。殷佩贏了曲亦初,商枝贏了裴苑。外場第二場的名次便有了結(jié)果。
商枝排名第一,殷佩第二,裴苑第三,曲亦初第四。
外場比試留下的百來人,幾乎就已經(jīng)預(yù)訂了武進士的身份,只等兵書考校后,定下名次罷了。
武舉的內(nèi)場科目,商枝又給了元晗一個驚喜。行文流暢,言之有物,措辭得當(dāng),可見是認真讀過書的,襯得其她人的答卷有些難以入目。
元晗合上答卷,不禁嘆道“果然是讀過圣賢書的人,品性端方,皎皎如月。”
景成二年三月十二日,武舉放榜,商枝成為了大周第一個武狀元。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