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荏苒和小宮女們在掛滿宮燈的回廊下玩投壺,小宮女們沒一個比得過她,一張張稚嫩的小臉蛋都要被烏龜畫滿了。
伏荏苒樂得前俯后仰,拿起一支箭矢又準備往壺里投,抬眼瞧見院中青石小道上走來的挺拔身影,前面一個小宦提著燈領路。
伏荏苒手腕一揚將箭矢準確無誤地投入壺中,往院中迎了兩步,屈膝一禮。
“殿下要走了?”
燕王停下腳步,與她保持避嫌的安全距離,態度不咸不淡地應了一聲。
“陛下順便讓我與你打個招呼,明日就是你的生辰,及笈禮早已準備好,切莫忘了?!?
伏荏苒知道他對自己有意見,并不在意他的態度,倒是對及笈禮之事略微不耐地道,“及笈禮還要辦啊,我以為算了呢,真麻煩?!?
燕王張了張嘴,道,“這是陛下對縣主的心意?!?
陛下對縣主的心意,明眼人都瞧得出來,只不過落花有意,流水無情。
“不過這正賓和贊者的人選要重新決定。我向陛下建議了讓母妃來當正賓,沒人比她更有這個資格,縣主覺得呢?”
原本這場及笈禮是原家母女從頭到尾準備的,原家母女花盡了心思,想要借此拉進與太后的關系,重振原家。
充當正賓和贊者的兩個光榮都給了她們,但世事總是計劃趕不上變化。
原梨卷進了伏荏苒和太后的爭端中,不久前又鬧出撞鬼的事,母女倆根本沒來參加春獵。
這場及笈禮早就變了味道,可皇上還是想按期舉辦。
每個女孩的及笈生辰日都是不可替代的日子,他不想讓伏荏苒在這么重要的日子留下遺憾。
伏荏苒微不可見地挑了下眉,燕王這是在為韓太妃出頭嗎?
哎,這話怎地不當著韓太妃的面說,韓太妃肯定會很高興。
“太妃對我關愛有加,照顧良多,是我來到暮城后最敬愛的長輩,能讓她做我的正賓是我畢生的榮幸?!?
燕王聽她這話,臉色柔和了許多。
“至于贊者,大長公主家的澤安君主毛遂自薦。陛下還沒有應下,讓我來問問縣主的意思。”
燕王心里忍不住感嘆,皇上對縣主當真是細心周到。
澤安郡主和伏荏苒曾有齟齬,皇上擔心她不滿意,特意先征詢她的意見。
堂堂郡主愿意來當贊者是何等榮耀,別人求都求不來。
“我在暮城也沒什么同齡的朋友,郡主就郡主唄,我無所謂。”
那略帶嫌棄的語氣讓燕王忍不住失笑,讓郡主給她當贊者還委屈了不成,真是大言不慚。
這話要讓澤安郡主聽見,肯定有的鬧了。
第二天是個陽光明媚的好日子,對伏荏苒來說也是個重要的大日子。
今日是她的及笈日,按著暮國的規矩,及笈便代表了長大成人,可以開始議親了。
一大早陸陸續續便有觀禮的賓客進入霞光院,看著那一群群光鮮亮麗的宗親權貴、命婦貴女們,不少人嘖嘖暗嘆。
一個小姑娘的及笈禮,朝廷大半的官員及家眷都來了,當真體面。
此外議論最多的便是原本費心策劃這場及笈禮的原家母子。
本以為原家此次得到太后的重視,日后自是扶搖直上,可如今原大小姐瘋了,原夫人憂心照料,連春獵都無法來了,原家比之從前更加一落千丈。
當真應了那一句,人算不如天算。
眾人正唏噓感概著,皇上在一眾人的簇擁中走進舉行儀式的正堂,剛在上座坐下,在一聲尖細的‘太后駕到’中,太后的身影緊跟著出現在正堂門口。
頓時,整個霞光院都安靜了下來,所有人的視線都追隨著太后的腳步,